此次進攻匈奴,董卓共計出兵十三萬,本部六萬騎兵都是一等一的精銳。

三萬西涼鐵騎與三萬羌族僕從軍的混編軍隊。西涼鐵騎的軍團天賦很強大,三萬西涼鐵騎單獨爆發出來的實力不過勉強與匈奴、鮮卑的精銳騎兵相當。不過加上羌族騎兵所組成的僕從軍,不僅西涼鐵騎的實力會上升三成,羌族騎兵的實力也會適當提高。

好不誇張的說,這六萬人絕對能打垮同等級的異族騎兵。

鐵騎士卒個體實力很重要,武將的搭配調遣同樣重要。

此次出兵的三部統領分別是趙舉、李傕、華雄。

他們三個各有特點,又能互相搭配,非常適合現在的情形。

當然,董卓身邊從來不會缺少飛熊軍的陪伴,三大封王統領武將黃掣、阮籍、阮翁仲,六大普通武將縻勝、袁朗、酆泰、楊師厚、唐猛、楊風。

當然,不會缺少的猛將自然是宇文成都,不過想起宇文成都,董卓再一次想到在張掖大戰中陣亡的護衛大將大戲。

搖頭,將腦海之中的傷感清除,董卓繼續調遣將領!

飛熊軍中武將質量還是很不錯的,不過類似楊風、楊師厚這樣的不死不滅級別存在,在這裡就比較浪費。

暫時將他們編入飛熊軍也是權宜之策,此次就是他們立下戰功的絕佳時機,等待戰爭結束後,再把他們放任一軍當統帥就比較合適了!

此次隨軍,董旻也會跟著一起,這麼一員絕世武將級別的存在,雖然打不過那些絕顛武將,不過短暫抗衡一二百回合是不成問題的。

三萬羌族騎兵,由阿史那魔勒這位戰神親自統帥。

魔勒戰神本不應該摻和這件事,不過他想要與那位絕顛戰神一戰,當年被俘虜去異人世界,阿史那魔勒也算聽著這位戰神的名頭長大,這一次,他倒想看看,自己比他究竟差在哪裡!

一同前來的羌族將領有防風羽、防風林、阿史那步真、雷澤、察哥五人。

六萬騎兵的將領都在這裡,相比較周盤龍所部的七萬士卒,這六萬人可謂是猛將如雨。

不過周盤龍所部的武將力量也不差,除了周盤龍、周奉叔、周世雄三父子,還有薛剛、李齊、康捷、聞達四大猛將相輔助。

再加上剛剛被調遣過去的猛將東方永堅和即將被調遣過去的封王武將沈暮。

周盤龍所部雖然是最新組建的,將領的能力不比岳飛、吳起麾下的差。

出兵的人數都定了下來,董卓就開始等待時機。

讓董卓很暖心的是,在這等待的時間裡,返回秦胡的贏革也給董卓傳遞過資訊。

因為冒頓的異動,以往的老秦胡和贏革組建的新部落開始合併了。

這種情況下,哪怕贏革是老秦少主也該有所準備掌控一些軍權,可他沒有,他再一次把黃金火騎兵、百戰穿甲兵都派遣給董卓。

經過合併補充後,這兩隻軍隊各自保持五萬人的編制,大統帥為老秦的中年一輩,還設定副統領一位,由年輕將領擔任。

黃金火騎兵的統帥為蒙武,副統領為蒙恬,而原本的統領蒙將因為能力原因降職為萬夫長。

百戰穿甲兵的統帥原本由內史騰擔任,不過合併之後,贏飛廉把二十萬老秦步卒交給白起訓練後,曾經的統帥武城候王翦就接替內史騰百戰穿甲兵的之位。

而副統領正是董卓不久前召喚出來的王翦之子——王賁。

歷史上王賁的兒子王離現在也出來了,與歷史上一樣,現在他還是王賁的兒子,不過年齡卻只有四歲,還不能重用。

在信中,贏革表達了自己的歉意,同時,他對匈奴人的搞事請也感到極為不滿。

十萬老秦步卒壓向鐵木真,讓他無法動彈。而以蒙恬帶領的兩萬黃金火騎兵、王賁帶領的三萬百戰穿甲兵也在緊密監視冒頓的動向。

贏革希望董卓也能策應一下,保護幷州不落入匈奴人的手中。

對於這一強求,董卓是欣喜若狂,正好,他害怕自己出動的兵力不足,這下有了老秦的五萬禁衛,現在他更有底氣了!

好事有,壞事也有,在東方永堅叛逃後,冒頓頂著秦胡的壓力決然出兵。

此次出兵,共有二十萬,除卻十萬精銳騎兵留守草原外,冒頓把他的家底全部都用上了!

本來以為趁著這個機會,鐵木真可能會吞掉冒頓的部分實力,董卓卻發現,自己太小瞧這位匈奴第一雄主。

能把劉邦困守住的匈奴霸主,怎麼可能不做好完全準備。

此次他從異人族那裡獲得不少錢糧與武器的支援,留守在冒頓後方的巨魔士傳來資訊,冒頓已經開始又一次的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