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實力盤點,董卓雄起(第1/4頁)
章節報錯
(十分抱歉,有些晚了。)
十二萬百戰精銳,對於想要進取的董卓來說是不足的。
經過羌族與戰亂多年禍害的涼州,已經沒有多少成年人可以進行招募。
針對這種情形,董卓也想好了對策。
大軍回撥,這大軍指的並不是別的所謂軍隊,而是西域之中的董家士卒。
西域一地,發展了不少年,士卒強健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涼州的正規軍。
這麼多年,在婦好的帶領下,這些士卒南征北戰,評定了周邊大部分的勢力。
士卒力量可以說是空前的強大,除了必須防備的貴霜帝國,西域已經不再與任何勢力交戰。
這種情況下,三十萬士卒對於西域來說顯得有些擁擠。
當然,三十萬士卒不可能都被徵調來西域,能力不允許,劉宏也不會允許。
十萬人,這是最大的限度。
這樣算下來,董卓手中就有著二十二萬士卒。
剩下士卒的缺口,不僅是從中原各地招募計程車卒,還有從羌族、鮮卑戰俘之中抽調的部分士卒。
零零碎碎,董卓對於常備士卒的預期是四十萬。
規模比之戰爭開始之前要少很多,但要是保持訓練,那這些士卒就會變成精銳。
四十萬精銳加上七萬禁衛,這種兵力守備一個涼州是綽綽有餘。
四十萬士卒,其中步卒最多,約有二十五萬。
其中包括盾甲兵、刀斧手、長槍士、弓弩手,攻城戰士……
個個士卒種類都配比,董卓自認為自己是無法考慮太多的。
將這些一股腦丟給岳飛、吳起等將領、統帥。
董卓自己索要考慮的還是那十五萬騎兵。
十五萬騎兵,其中有十萬屬於西涼鐵騎。
這是董卓自己的一個執念,也是象徵西涼將士勇武的軍團。
歷史上西涼鐵騎東征西討,得到一個涼州大馬的稱呼。
雖然其中多有壞名,但是不可否認的就是其強大的軍事戰爭力。
將這樣一隻士不管不問,董卓自己內心過不去。
此次戰爭之中,董卓麾下將領損傷不少,其中不乏有封王隕落。
幸運的是,董卓寄以厚望的西涼十部將並沒有出現死亡,傷倒是有一些,但卻不影響對士卒的統帥。
也是為了表彰西涼鐵騎在這次戰爭中的功績,董卓親自把“西涼十部將”這個名號提出,並且同時確定其中的人選。
宋曲、李傕、郭汜、華雄、樊稠、張濟、趙舉、張貴、周浩。
九人入選,第十人的位置董卓原本是打算給自己看好的猛將北宮純。
不過北宮純背叛離開後,這個位置也空了下來,董卓也沒有親定第十個人是誰,留下一個位置,供士卒競爭,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涼鐵騎共劃分為十部,每部一萬人。十萬人,不多不少。
至於剩下的五萬人,董卓交給了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