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的功績足以自傲,在許許多多普通人眼中,董卓的功績已經超出那些口口相傳的大漢名將。

可惜,西域諸國不過是一群軟柿子,董卓的功績並不夠硬!

在諸子百家、世家大族乃至於皇族的眼中,即便是現在的董卓也沒什麼威脅。

在普通百姓眼中,董卓是好人,當他的兵,有吃有住還有得拿,在他手下為民,安居樂業,足以溫飽。

這種情形所帶來的後果有好有壞,好的自然就是董卓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高,跟著一個能光宗耀祖的統帥,自然比那些沒有功績拿的出手的傢伙要強得多,即便那些統帥也不簡單。

至於壞處,那就更為明顯,董卓得不到百家、氏族這些潛藏勢力的幫助,包括他們所培育出的頂尖人才,大多都不會看得上董卓。

縱觀董卓麾下的武將、謀臣,武將大多數出於雲泥,那種有著家世傳承的傢伙都沒有,真正屬於世家之間的武將也不過只是一個田布。

其餘注入梁方、張歸霸等宗師弟子,他們投靠董卓不僅僅是因為系統的聯絡,更主要的還是因為宋朝。

武將是如此,謀士更加明顯,董卓所召喚的傢伙,一個個不是寒門子弟,就是被逐出師門的頂級人才。

包括李儒、趙普,他們離開百家的名義同樣是被趕出去的。

與董卓聯絡較為密切的百家除了聖門就是陰陽家,陰陽家本就是星卜家盟友,這沒什麼說的。

可聖門?董卓的那位舅父,帝無疆可是直接的原因。

儒家荀況,與董卓有聯絡的是他曾經的弟子,宋濂。道家莊周雖然看中董卓,不過他也只能小打小敲。

不過要不是宋榮子與莊周關係緊密,莊周也許會更加看中趙匡胤、朱元璋,亦或者是為來的李世民。

與這些頂級帝皇相比,董卓不算傑出。

寒門士子眼中,董卓乃是草根逆襲者,可事實並非如此。

……

畫面再一次轉移到董家客棧之中,吳起為董卓、桓飛分別到了一杯酒。

吳起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如何去做。截止到剛剛,他已經完成自己的任務。

至於剩下的?那就是董卓的工作,與他吳起無關。

虛眯著眼,看著低頭不語的桓飛,董卓一拍桌子,“桓飛,灑家敬你是條漢子,為人豪爽,今日,你就給灑家一個定論,到底如何?”

董卓需要的是一個統一的涼州,一個完全聽從於自己的強大涼州。

他的眼中容不得沙子,桓飛能力傑出,但也不過是一介馬匪。

他與李元昊有仇,值得董卓拉攏,但要說董卓對他束手無策,那也不可能。

沉思中的桓飛偶然看到董卓背後的兩員侍衛武將。

他下定決心,“董使君,擊敗我,飛馬盜聽從您的指揮!”

桓飛並沒有指望董卓擊敗他,在他眼中這是不切實際的,他需要董卓麾下有著足以戰勝自己的猛將。

看著下定決心的桓飛,董卓笑了,他知道,自己又贏了!

……

張掖郡有著大動作發生,隴西也不遜色。不過,這個動作雖然影響了未來,但現在卻鮮有人知。

拉著自己的妹妹,董媛偷偷從董家的狗洞之中溜出。

頑皮的董家小公主開始了自己第101次離家出走的娛樂。

公元170年,已經十歲的小董媛已經不在是那個懵懂無知的小傢伙。

貴為隴西最強勢力董家的小公主,董媛沒有受到委屈。

不過誰也不知道,在夜深人靜之時,她總會偷偷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