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羌校尉?隴西郡守!”,董卓長吁一口氣,“看來皇帝迫不及待想要對灑家動武了,虧他老孃還與老董家有著一星半點的瓜葛,怎麼一點親情義氣都不講,真叫灑家寒心啊!”

接到皇帝聖旨後,董卓便把劉穆之、趙普以及兩年前被調回來當做謀士的李儒召集過來。

向他們闡述了皇帝的意思,董卓便開始長吁短嘆起來。

這個畫面讓幾位謀士先生都有些忍俊不禁。

強忍著笑意,李儒起身說道,“主公,皇帝這是被逼急了!”

沒錯,現在的劉宏確實已經有些被逼瘋了!想要知道這事情的來龍去脈,還要從開始講起。

168年,一小部分羌族叛亂,好大喜功的劉宏排遣段熲擊滅敵軍。

身為現任漢庭三柱之一,段熲確實強,調集三河五校、自己訓練出來的涼州士卒,包括史萬歲麾下的驍果衛,他當真打了一場大勝仗!

斬敵十萬,俘虜人口、牛羊不計其數,看似這是一場大勝仗,可惜不論是劉宏還是段熲都沒有深究背後的原因。

真正歷史上的原因董卓並不知曉,可他明白,現在這一戰的原因在他身上。

羌族動盪!被董卓一筆拋下幾大頂級君主的羌族終於亂起來了。

以西夏羌李元昊、赤亭羌姚萇、白狼羌狼訓、成羌李雄、先零羌、燒當羌為主的幾大強勢羌族形成聯盟,強勢整合本來混亂的羌族。

剩餘的羌族分成兩個部分,以防風羌防風汪、阿史那羌阿史那羅睺、玄馬羌宇文成都為首的三大部族形成中立陣營,他們不對外擴充,也不反對李元昊對羌族的整合。

而身下的就是那些不甘心只是當牛做馬、充當炮灰的小部落首領,不過現在他們已經不存在了。因為他們剛剛被段熲滅了!

在皇帝眼中,這是大功一件,不過當他真正發現事實之時,羌族已經完成了真正的一統。

得到董家資源的羌族,實力比之以前如同雲泥之別。要不是還有著龍城飛騎、驍果衛兩支軍魂軍團鎮壓一切,涼州早已不是大漢的天下。

順便一提,劉宏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把屠刀放在了以前老臣的脖子上!宋濂離任,可楊壽還手握重兵。

在曹節、王甫等太監的蠱惑中,劉宏撤掉了楊壽的職務。不過他顯然低估了楊壽在士卒心中的地位,將軍離任,整個軍團有著三分之二計程車卒離開。一時間青州軍力大減,狡猾的海妖趁機大肆入侵。

無奈,劉宏不得不命令皇甫規鎮守青州,皇帝所能掌控的軍力更少了!

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藩也因勸阻此事已經謀誅宦官成了曹節等人的眼中釘,不久死於非命。

公元169年,聽信宦官的劉宏發動了第二次黨錮之禍,誅殺大量士人,不僅更加得罪了世家大族,就連不少百家也對劉宏失望。

這次,皇帝的日子更加不好過。

也有好事,高句麗王伯固反叛大漢,攻略遼東。劉宏震怒,將軍趙弘殷聯合玄菟太守耿臨率軍反攻,斬敵三萬,俘高句麗王伯固。

同年,丹陽太守陳夤擊退山越之人的進攻。

江夏郡有蠻族起兵反漢,不久被大漢平定。孰不知,後面兩件事,都有著一個少年的參與。

兩年間,大漢動盪不安,世家、百家對於劉宏偏信宦官之事無比憤怒,聯合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