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樂本就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的脾氣很硬,何況,這殺手還狙擊了教官,許樂就更加不可能放過他。

退一萬步講,這名殺手既然敢跑到我們華夏大陸上來撒野,就理應付出血的代價!身為一名中國人,身為一名曾經的特戰兵王,許樂既然碰到這件事了,就必須將這名殺手清理出去,這是他義不容辭的義務!這是屬於我們華夏民族的榮耀!

我若存,國威不可辱;

我若亡,敵寇不可活!

這是每一位中國軍人,最起碼應該具備的理念!

那麼,既然許樂不可能就此放追殺,事情就很明顯了,許樂決定發動致命一擊,直接殺掉這名殺手!

殺手渾身上下冷汗直流,他搞不懂許樂到底要如何發動進攻。

許樂消失的地方,與他之間距離最起碼有2000米,而他所使用的武器有效射程,只有1500米罷了。

想要如此遠距離的進行射殺,不是很難,而是非常之難!

真正練習過槍法的人都知道,距離越遠,準頭偏失就越大,因為隨著距離的拉伸,可以影響到精準度的外在因素實在太多了。

不只是風俗、氣壓,還包括很多很多。

而且,這種超越距離的射殺,子彈出膛之後,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拋物線,這便愈發的增加了射殺難度。

很多人都有一個非常錯誤的概念,就是狙擊手只要把目標放到瞄準鏡的十字中心扣動扳機便能輕松命中目標,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觀念。

其實子彈打出去之後,很快就會發生偏差,手槍子彈在15米就會産生肉眼可分辨的微差,步槍大約在70米左右就會出現偏差,所以根據距離的遠近子彈是有可能會落在十字垂直線上的任何一點,瞄準具並不是向導器,而只是一個參考器罷了,一個狙擊手想要準確地擊中目標,就必須要準確估計目標的距離。

目標的真實大小米)x1000目標在刻度上的大小毫米)=目標的距離,這就是最為基礎的計算公式。

最為重要的是,許樂既然主動停下來了,他便只剩下這最後一次開槍進行遠端射殺的機會了。

一旦錯過這次機會,等許樂重整旗鼓去追擊,由於距離過遠,恐怕想要再次捕捉到殺手的蹤跡,會難上加難,幾乎沒有可能了。

許樂趴在一座高層大廈的樓頂,距離殺手,2100米。

許樂的心情很平靜,就連呼吸已經調整到極為緩慢的頻率,此刻的他,腦袋裡一片空白,保持著絕對的冷靜,沒有任何一絲雜念,他他在嘗試用自己的感覺,去“嗅”目標的氣味。

這是一種極為微妙,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是每一位頂級狙擊手方能擁有的特殊“技能”。

許樂在心裡頭不停的告誡自己,機會,只有一次,只有一次!

然後,許樂緩緩的,緩緩的扣動的扳機。

“嘭!”

一縷青煙飄蕩而起,出膛而出的子彈高速旋轉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劃著一條優美的拋物線,冷酷無情的射向了那名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