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絲明顯有些忐忑,有些東西不是輕易能夠收拾好的,準備的過程是很漫長的。

當飛機降落在希思羅機場的時候,林全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機場外面的風很大,不過並沒有雪,看起來這邊的除雪工作做得比巴黎要好些,他想到。

作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倫敦市的面積可是不小。

相比於巴黎的大區劃分,倫群的結構顯然是更加緊湊一些的,城市裡面的建築業更多更密集更高達,這個城市容納了850萬的人口,相當於全英國的十分之一,放在中國的話,那就是一個城市容納了1.3億這樣恐怖的概念。

歐洲的國家人口普遍不多,在工業革命時期,人類發現大規模的推廣工業是離不開人口的,所以英國有了圈地運動,率先將農村人口攆進了城市,然後促進了工業的發展,但是他們國家的本土面積狹小,人口增長上限有限,歐洲三大強國:英國、法國、德國的人口普遍都在0萬左右,這個人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還算是夠用,甚至還能讓讓他們通通快快的打一仗。

但是等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甚至只是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始之後,他們就有些頂不住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的類別越分越細,雖然機械化可以的代替一部分人力,但是因為所包含的工業種類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即便是機械化也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

完成300個大科上萬個小科的工業專案,需要的人口至少要3億人,於是這個世界上人口低於這個數量的國家通通一腳被踹回了底層,就連人口面前過關的美國都開始岌岌可危,而西歐的這些國家更是日漸沒落。

不過即便是如此,率先開創了期貨和股票市場的英國人,憑藉著以前老祖宗留下來的老本,還可以啃幾年,問題應該不會很大!

倫敦的金融業很發達,雖然比不上紐約,但是也算是世界第二把交椅了。

從希思羅機場出來,兩人攔了一輛計程車,並沒有急著趕去丹尼絲家,而是在城中找到了一處酒店,定下了房間。

這是丹尼絲的決定,林全並未阻攔,或許她並不像在家中停留過多吧?林全想到。

雨毫無預兆的下了起來,冬雨明顯比雪更加的可惡,倫敦被稱為霧都,空氣自然是十分濕冷的,配合著雨滴落下帶來的濕氣,那種寒冷真的是刺到了骨子裡面去了。

不過林全顧不上這一點了,因為他們已經驅車離開了酒店,來到了一家房子的外面了。

這就是丹尼絲的家嗎?林全好奇的打量了起來。

房子的風格看起來像是二十世紀初期的風格,年齡應該是比較的久遠了,周圍的房子看上去都差不多,門口是一個大約100多平米的院子,院子裡面種了一些草皮,這些草皮看起來還是抗寒草皮,從被清理掉的積雪中間,可以看到它們在這陰冷的冬天依舊有著翠綠的顏色。

這種顏色在滿城都掉光了葉子的光禿禿樹幹之下,想的非常的珍貴。

院子裡面是一棟兩層樓高的民居,二樓的窗戶半開著,窗簾遮了一半,應該是有人在家的,不然的話窗戶應該是關閉著的。

“走吧,我們進去!”

丹尼絲停了好久,然後深吸了一口氣,對林全說道,後者停下打量的目光,應了一聲,提著東西跟在了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