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倭國經濟泡沫,進行金融投機的機會,是十年一遇的。

錯過了這一次,就要等到97、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以及08年的米國次貸危機了。

做這樣的金融投機,當然不算是正途,不過這樣的機會擺在面前,要是不操作一把,錢仲武會後悔的。

而且,薅倭國的羊毛,對錢仲武這樣根正苗紅的華夏子弟來說,是有機會要上,沒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上的!

在“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宣佈了不再領取競爭性音樂獎項的爆炸性決定之後,錢仲武知道會被港島媒體圍堵,所以在當天晚上,參加完頒獎典禮之後的慶祝酒會,就與陳卉嫻一起,北上到鵬城,低調入住自家工業園區的招待賓館。

這還是陳卉嫻第一次來鵬城工業園區,在此之前,她雖然已經知道錢仲武在鵬城做了一些實業方面的事情,卻並不瞭解,規模竟然如此之大。

鵬城工業園區,現在有一家唱片工廠,一家錄影帶工廠,以及一家錄音機工廠。

鵬城唱片工廠,經過幾年的不斷擴建,已經是內地規模最大的唱片工廠,京城唱片工廠的規模,都只有這裡的一半左右。

鵬城唱片工廠不僅承接了港島傳奇唱片、寶島鳳凰唱片的全部唱片灌錄業務,現在又從其他唱片公司手裡,爭取到了華星唱片公司的大半業務,甚至連寶麗金唱片、華納唱片等國際大型唱片業巨頭的部分業務,也被爭取了過來。

鵬城唱片工廠現如今的鐳射cd唱片年灌錄量,已經達到了2000萬張的規模。

之所以生產規模擴充套件得如此順利,主要得益於鵬城唱片工廠在保證唱片灌錄質量的同時,還能儘可能地壓縮成本。

物美價廉,是鵬城唱片工廠業務拓展的最有力的競爭手段。

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主要得益於內地的人力資源優勢。

除了鐳射cd唱片,鵬城唱片工廠同時,每年還能生產1億盒空白磁帶,並且擁有灌錄5000萬盒磁帶的生產力。

京城唱片工廠,暫時沒有開展鐳射cd唱片的生產業務,全力生產磁帶,年灌錄量能達到1億盒。

據不完全統計,1988年內地唱片市場的總銷量,已經超過了2億盒,其中鵬城唱片工廠和京城唱片工廠的出貨量,就佔了總銷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市場佔有率高達75。

這幾乎已經是壟斷地位了。

但是,唱片工廠,還不是鵬城工業園區規模最大的工廠,不論是佔地面積、年產值,還是僱傭的工人數量,鵬城唱片工廠都遠不如錄音機工廠。

鵬城唱片工廠,現在只有兩條生產線——一條生產cd碟片,一條生產空白磁帶;以及兩個灌錄車間——一個用來灌錄cd唱片,一個用來灌錄磁帶。

由於自動化程度比較高,所以唱片工廠的工人數量,相對較少,現在在職的員工人數,只有兩百多人,其中還有三四十人的管理層,真正的一線工人,只有一百七八十位。

而錄音機工廠,經過幾番擴建,現在光是組裝車間,就有十個,在職員工人數已經超過了五千人,其中一線工人,佔比90以上。

光是配套的宿舍樓,就蓋了五棟,每棟六層,每層有四十個房間,每個房間多則能住八個人,少則也能住四個人。

為了增加員工的歸屬感,甚至還為夫妻員工,配備了夫妻單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