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初戀這件小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譚詠霖、陳柏強、張國嶸、梅豔方、陳卉嫻這一代的偶像,才配得上“偶像”二字。
雖然他們現在的經營套路,與後世的粉絲經濟,沒有太大差別。
但是最大的局別就在於,他們都是憑真本事,讓歌迷心甘情願地,用真金白銀,來購買的他們的唱片的。
而且,受限於這個時代的商業模式,這一代偶像的變現渠道,非常單一,暫時只有出唱片、拍電影、開演唱會等區區幾個方式。
不像後世,有接商務、拍爛劇、開直播、開見面會,乃至打榜投票等數不清的割韭菜手段。
錢仲武拍這部《初戀這件小事》,當然也是在割粉絲的韭菜。
不過說實在的,拍電影對他來說,真的不是最賺錢的手段。
他之所以拍這部影片,最大的目的,還是要籍此進一步拓展人氣。
在歌壇方面,錢仲武現在,已經算是摸到天花板了,接下來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除了走向更大的市場,就只有另闢蹊徑了。
而作為華語歌手,在歐美主流音樂市場上,天然受限,即便走出去,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也很難成正比。
這也是錢仲武沒有往歐美歌壇發展的打算的最大原因。
那麼擺在他面前的,只剩下一個選擇,就只有另闢蹊徑了。
拍電影,就是錢仲武的“蹊徑”。
《痴痴少女心》算是牛刀小試,《英雄本色》大獲成功,幾位主創裡,錢仲武收穫的回報雖然是最小的,但也算是讓他在影壇,擁有了一席之地。
這部《初戀這件小事》,是被錢仲武用來鞏固人氣的。
當然了,在宣傳口徑上,自然是另外一種說法。
在電影的開機儀式上,面對記者的提問,錢仲武是這樣說的,“這部電影,是我獻給歌迷的一份禮物!”
這份禮物的誠意很足。
八十年代中後期,電視傳媒大發展,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娛樂方式和宣傳手段。
但是,這個時候的資訊發展程度,與後世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相比,仍然不在一個層次。
歌迷與偶像之間的溝通聯絡渠道,還非常有限。
在宣傳期之外,偶像如果不主動現身,歌迷對他們的動向,幾乎會一無所知。
就算是有演唱會這樣可以與偶像近距離相處的場合,但是演唱會能夠容納的人數,畢竟還是有限的。
錢仲武此前的一輪亞洲巡迴演唱會,在紅館分兩次開了十六場,在寶島,以及東南亞各國,加起來開了十二場,一共是二十八場,票房非常好,場場爆滿,但是有幸搶到票的歌迷,也不過才三四十萬而已。
這一輪亞洲巡迴演唱會,雖然依然沒有把人口最多的內地納入到行程之中,但是涵蓋範圍內的總人口,也有兩三個億。
在這兩三個億人中,錢仲武的歌迷,怎麼也能佔十分之一,就是兩三千萬。
這兩三千萬歌迷中,死忠歌迷的比重,怎麼也能有十分之一,就是兩三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