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豔方的國語專輯《新不了情》,在1989年伊始,便在港島歌壇,掀起銷售狂潮。

重現了當年《壞女孩》的盛況,上市首周,便大賣30萬張!

讓華星唱片見識到了,梅豔方在國語歌上的實力!

現在的港島歌壇,說開放吧,是真開放,對歐美、倭國音樂吸收消化得非常好,可以說幾乎沒有歌手,沒有唱過漢化歌曲。

但是要說封閉吧,也是真封閉,從七十年代中葉,粵語歌興起之後,就死守粵語歌的陣地。

即便因為錢仲武,為國語歌撬開了一道口子,讓國語歌開始出現在各大頒獎典禮上,但是依然無法動搖粵語歌的制霸地位。

像梅豔方這樣的天后,在港島已經紅了五六年,卻才剛發行自己的第一張國語專輯。

而且,港島歌壇對北面這個巨大的市場,即便已經是八十年代末了,卻依然是無視的態度。

寶麗金唱片、華星唱片這樣港島歌壇第一梯隊的唱片公司,至今沒有進駐內地的計劃。

不過,因為傳奇唱片的出現,還是沒有讓寶麗金唱片、華星唱片發行的專輯,在內地被埋沒。

傳奇唱片早就與寶麗金唱片、華星唱片等港島歌壇排得上號的唱片公司,達成協議,以重金購得它們發行專輯的內地版權。

說是重金,但是相對於這些專輯在內地發行之後取得的利益,依然不值一提。

儘管,因為無法進行直接宣傳,所以寶麗金唱片的譚詠霖、張學佑;華星唱片的梅豔方,各自的專輯,在內地的銷量,比錢仲武、陳卉嫻等人,要少很多。

錢仲武的專輯,在內地的銷量,沒有低於500萬的;陳卉嫻的專輯的內地銷量,也都在300萬以上。

譚詠霖和梅豔方,在港島歌壇的聲勢地位,是比錢仲武、陳卉嫻略勝半籌的,但是專輯的內地銷量,卻連錢仲武、陳卉嫻的一半都達不到,只有三分之一強。

陳柏強和張國嶸,此前的情況,與譚詠霖、梅豔方差不多;在自立門戶,並把專輯的發行權交給傳奇唱片之後,才真正開啟內地市場。

港島歌壇成熟的製作體系,對內地歌壇形成的衝擊,是超乎想象的。

在錢仲武涉足內地市場,登上央媽春晚的舞臺之前,內地歌壇,還處在矇昧狀態,傳唱度最高的還是紅歌、民歌,流行歌曲的概念,才被提出來,就連各大音樂院校的專業人士,對流行音樂,都沒有明確的認知。

那個時候,雖然也從各種渠道,流入到內地一些歐美、港島的流行歌,但卻只在很小的範圍內流傳,在社會層面上,對流行歌曲,幾乎處在一無所知的狀態。

鄧麗珺的《甜蜜蜜》,甚至一度在內地,被視作“靡靡之音”,頗受批判。

但是,人民群眾對美好音樂的追求,是限制不住的。

錢仲武1984年以《龍的傳人》初涉內地音樂市場,也算是恰逢其時,已經開放幾年的內地,正處在歷史的大變局之中,錢仲武頭炮的選擇,又正撓到內地的癢處,一炮而紅,也就理所當然了。

最重要的還是,錢仲武瞅準了央媽春晚這個現階段,獨一無二的平臺,當他帶著《龍的傳人》、《亂世巨星》,登上央媽春晚的舞臺時,港島流行歌曲對內地歌壇的衝擊,就已經成為既定事實,非人力可以阻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