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電視是港島歷史上的第一家電視臺,也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

1957年5月29日開臺的時候,是以收費有線廣播的形式營業,至1973年起改為無線免費廣播,1982年9月24日,正式改名為“亞洲電視”,簡稱“亞視”。

1981年,亞視的母公司將61的股份,轉讓給了一家澳大利亞的財團,1982年7月,遠東集團注資1億港幣,獲得亞視50的股權,獲得共同經營權,並在1984年買下剩餘股權,全權控制亞視。

早在六十年代,亞視的前身,就開始舉辦藝員訓練班,培養電視人才,目前港島娛樂圈的不少知名藝人,像“阿姐”汪茗荃,參加過央媽春晚的奚秀蘭,劉松仁、麥當雄、萬梓梁等人,都是亞視的藝員訓練班出身。

進入到八十年代之後,亞視的藝員訓練班,也培養出了“石榴姐”苑瓊丹、黎鳴、張敏、張家暉等人。

實際上,在原時空的1988年6月,亞視又發生過一次股權轉移,麗新集團從遠東集團手中,購入百分之三十點八三的股權,亞視由此進入到林家掌控的時代。

錢仲武在這次股權轉移中,也用自己名下投資公司的名義,購入亞視百分之五的股權,成為了亞視的小股東,為今後入主亞視,奠定基礎。

倒不是錢仲武不想購入更多股權,而是他現在的身家,和麗新集團的林家,還有很大的差距。

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麗新集團,目前總市值,超過百億港幣,林家也是港島目前數得著的富豪之家。

錢仲武的傳奇娛樂,以及幾家工廠,現在每年的總產值,雖然也有幾億港幣,也擁有了運作上市的基礎,如果能夠上市成功的話,錢仲武的身家,將會達到十億港幣的層次。

只是,傳奇娛樂和設在內地的幾家工廠,目前發展狀況良好,現金流充足,沒有上市的必要。

而且,現在擁有亞視大部分股權的遠東集團,暫時也無意出售更多亞視的股權,錢仲武只能繼續等待時機。<uer》發行之後,銷量大賣,以40萬的總銷量,高居1988年度港島唱片銷量排行榜首位。

張國嶸的“百事巨星演唱會”,也取得場場爆滿的成績,令他在港島歌壇的聲勢,更進一步。

1988年,陳柏強也推出了自己的全新粵語專輯《煙雨悽迷》,銷量達到了30萬張。

譚詠霖在這一年,同樣在歌壇動作頻頻,先是在2月,發行了粵語專輯《迷惑》,斬獲7白金的銷量35萬張),又在4月,推出了國語專輯《半夢半醒之間》。

在錢仲武、陳柏強、張國嶸相繼推出自己的國語專輯之後,譚詠霖對國語歌的重視程度,也提升了起來。

譚詠霖所在的寶麗金唱片,雖然在內地,沒有發行渠道,不過這張《半夢半醒之間》,還是透過巨龍唱片的渠道,在內地同步上市發行了,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而根據計劃,譚詠霖還將在8月,再推出一張粵語專輯,根據線報,這張專輯將定名為《擁抱》,而後在9月,還會再發行一張國語專輯《心手相連》。

一年之內,推出四張全新大碟,譚詠霖算是發了狠了。

譚詠霖這幾年在港島歌壇的聲勢,雖然一直保持在相當高的位置,並沒有像陳柏強那樣,在巔峰之後,有低谷調整期。

但是,錢仲武、張國嶸在身後的強勢追趕,給譚詠霖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在經歷過1984和1985年的巔峰之後,譚詠霖在1986年和1987年,聲勢逐漸被錢仲武、張國嶸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