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接踵而至(第1/2頁)
章節報錯
“ifpi全年總銷量冠軍歌星大獎”,則頒給了譚詠霖。
譚詠霖在1987年發行的兩張唱片,累積銷量將近60萬,險勝張國嶸的58萬、陳柏強的55萬。
錢仲武受《與你常在》銷量統計的影響,在ifpi全年總銷量統計中,銷量只有50萬。
陳卉嫻在1987年港島本土的唱片銷量,也有50萬張,比梅豔方的49萬略勝一籌。
在他們六人之下,唱片銷量最高的張學佑,1987年的累積銷量,也才不過19萬張而已,都沒有突破20萬。
這就是差距。
今年,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創辦的第十個年頭,所以特設了一個“金曲十年大獎”,得主同樣的譚詠霖。
現在港島歌壇的“四王兩後”,真正開始搶班奪權,是從1983年開始的。
陳柏強打頭陣,隨後便是譚詠霖連續兩年稱霸,而後梅豔方、錢仲武、張國嶸、陳卉嫻蜂擁而起,鑄就如今局面。
要在他們六個中挑選個領頭羊,譚詠霖的贏面,相比其他人,要更大一些。
陳柏強雖然紅得最早,但卻在84、85年經歷了兩年低谷;錢仲武出道以來的發展最為順風順水,但是一來年紀比較小,二來並沒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港島一地,更講究全面發展;張國嶸這兩年的上升勢頭迅猛,但是在榮譽方面,卻落在後面。
梅豔方倒是在各方面,都能與譚詠霖媲美,甚至在唱片銷量上,還要略勝一籌,不過女明星的天然劣勢,令她無法站到最高處。
陳卉嫻更不用說了,在六人中是墊底的存在。
所以這個“金曲十年大獎”,頒給譚詠霖,算是實至名歸。
錢仲武則不出意外地摘得“ifpi大獎”。
如此一來,譚詠霖、陳柏強、錢仲武、張國嶸四人,在本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又鬥了個旗鼓相當。
陳柏強一人獨佔兩首“十大中文金曲”。
譚詠霖則拿下“十大中文金曲”、“ifpi全年總銷量冠軍歌星大獎”和“金曲十年大獎”三座獎盃。
張國嶸也有一個“十大中文金曲”和一個“ifpi全年銷量冠軍大獎”。
錢仲武則攬下“十大中文金曲”和最終的“ifpi大獎”。
不過,如果要算獎盃數量,還是錢仲武最多,因為他還憑藉《一生何求》,獲得了“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又以《給自己的情書》,獲得“最佳中文流行)歌曲獎”。
除了銷量、人氣,創作能力同樣受到了肯定。
本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最大的贏家,依然歸屬傳奇唱片,幾乎攬下本屆典禮超過一半的獎項。
港島唱片業三足鼎立的局面,有望一超兩強群雄爭鋒的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