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搶佔先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的港島歌壇,內卷的實在太厲害了。
上一代的天王天后,新生代的歌手,都完全被譚詠霖、錢仲武、陳柏強、張國嶸、梅豔方、陳卉嫻這“四王兩後”壓制,生存空間被極限壓縮。
1987年的年底,則是屬於梅豔方的。
她在1987年的12月24日至1988年的1月15日,連續在紅館,召開了23場演唱會,一舉創造了紅館個人演唱會的場次紀錄。
後又在1月19日至23日,加演了5場,把整個演唱會的場次,提升到28場。
由此獲得“梅28”的稱號。
與此同時,梅豔方、張國嶸、錢仲武、陳卉嫻四人共同主演的影片《胭脂扣》,先是與1987年的12月5日,在寶島率先上映,以一部文藝片,斬獲了超過1000萬新臺幣的票房。
後又在1988年的1月7日,登陸港島院線,也拿到了近2000萬的票房。
這樣一部大女主影片,把梅豔方在影壇的聲勢,推上了巔峰。
港島娛樂圈目前雖然明星扎堆兒,但是能夠讓錢仲武、張國嶸、陳卉嫻這三位當紅的歌壇天王天后,為一人作配,只有梅豔方,有這樣的排面。
而且,《胭脂扣》的出品方嘉禾電影公司,和朱雀電影公司,對這部影片的最大期許,並不在票房表現,而是在獎項方面。
公映之後,《胭脂扣》就在導演關進鵬的主導下,參加了所有能夠參加的電影節。
最先傳出喜訊的,是第24屆金馬獎。
因為金馬獎的評獎規則中,並不要求參賽影片必須先進行公映,所以尚未在寶島上映的《胭脂扣》,就申報了1987年的第24屆金馬獎。
憑藉出色的質量,《胭脂扣》在本屆金馬獎上,一共獲得6項提名,並最終收穫三座獎盃。
六提三中,獲獎率還是蠻高的。
收穫的三座獎盃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梅豔方的“最佳女主角”!
這是梅豔方的第一座影后獎盃。
隨後,梅豔方又在1988年的亞太影展和長春國際電影節,以及1989年的第8屆金像獎上,斬獲影后桂冠,成就“四冠影后”的榮譽。
其實,除了這幾個獎項,《胭脂扣》還在一系列的頒獎典禮上,收穫頗豐,梅豔方作為影片的絕對主角,以在影片中展現出精湛演技,頻頻在“最佳女主角”的競爭笑到最後。
只是,那些b級、c級的頒獎典禮,影響力不大,就沒有與金馬獎、金像獎並列。
不然的話,梅豔方的影后桂冠,能夠多達十多座。
就像後來的章子宜,憑藉《一代宗師》的“宮二”一角,拿到了十幾個影后一樣。
梅豔方也憑藉《胭脂扣》中的“如花”一角,以二十五歲的年紀,便在華語影壇,奠定了自己頂級女演員的地位,在與同時代女明星的競爭中,搶佔到了先機。
喜歡港娛1983請大家收藏:()港娛1983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