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實至名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在“金曲金獎”的比拼中,錢仲武要稍稍領先半個身位。
這次輪到陳柏強無緣這個獎了。
而先後獲得三次“最受歡迎女歌星”的梅豔方,迄今為止,也沒能捧得一座“金曲金獎”的獎盃。
這樣的局面,令港島歌壇的競爭,會愈發的激烈!
已經站到港島歌壇的金字塔尖,大家自然都想做得盡善盡美,把該拿的榮譽全部拿到。
譚詠霖、錢仲武雖然實現了“最受歡迎男歌星”和“金曲金獎”的滿貫,但是這樣的榮譽,誰都不會嫌多。
而陳柏強、張國嶸、梅豔方、陳卉嫻,在這方面,都尚有欠缺,這自然就是他們繼續努力的最大動力了。
隨著四項大獎花落各家,1986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但是這屆典禮,對港島歌壇的影響,卻沒有隨著典禮落幕而結束。
本屆典禮,後來被視為奠定港島歌壇八十年代中後期“四王兩後”格局的標誌,最大的原因,自然本屆典禮的各個獎項,幾乎被譚詠霖、張國嶸、陳柏強、錢仲武、梅豔方、陳卉嫻四人包攬。
唯一在“四王兩後”的威壓下虎口拔牙,摘得一座“十大勁歌金曲”獎盃的張學佑,不論是資歷還是人氣,都與上述六人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至於獲得“榮譽大獎”的許冠傑,和拿到“最佳國語歌曲”金獎的羅大有,一個都已經領到終身成就獎了,一個屬於港島歌壇的外來者,沒有什麼可比性。
在港島歌壇的造星運動中,tvb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做得要比港島電臺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更加激進、徹底。
這一點也正好迎合了港島歌壇的市場需求。
這也是後創立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影響力迅速趕超早創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重要原因。
有的時候,恪守公平專業,是比不上迎合時代、市場的需求。
在本屆“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力壓譚詠霖、張國嶸等強敵,摘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的錢仲武,獲得了獎項大圓滿。
但是,卻不能說他就是本屆典禮的最大贏家,因為,要論獲獎數量,張國嶸要是算上那些專業性獎項的話,並不遜色多少。
現在的港島歌壇,競爭激烈的最大的體現,就是很難再有人,能夠像1983年的陳柏強、1984年的譚詠霖那樣,做到一枝獨秀了。
錢仲武在1986年,已經做到兩張專輯,在tvb“金曲金榜”上斬獲11個冠軍,在港島電臺“音樂龍虎榜”上斬獲13個冠軍的程度,卻在與張國嶸、譚詠霖的競爭,並沒有佔到多大的優勢。
能夠如願摘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不得不說,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當然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錢仲武這個獎拿到,也算是實至名歸!
1965年4月7日出生,現在還不滿二十二週歲的錢仲武,也創造了一個港島歌壇,很難再有人逾越的紀錄!
成就港島歌壇短暫歷史上最年輕的天王!
喜歡港娛1983請大家收藏:()港娛1983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