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真正的“偶像”!(第2/2頁)
章節報錯
譚詠霖、陳柏強、錢仲武、張國嶸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聲勢、地位,除了在唱歌這件事本身方面的能力足夠強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個人魅力。
要論唱功、創作才華,現在的港島歌壇,不遜於他們四個的,還有不少。
除了開掛的錢仲武,譚詠霖、陳柏強、張國嶸三人雖然也有一定的創作能力,但都並不以創作才華著稱。
說到創作才華,蔡國權、盧冠庭要比他們三個更高。
至於唱功,譚詠霖、陳柏強、張國嶸比蔡國權、蔡鳳華、張學佑、呂昉幾人,並沒有高出多少。
這個時代的港島男歌手,都算是天賦型的選手,但是誰的天賦,也都沒有高到離譜的程度。
為什麼在這麼多人裡,是譚詠霖、陳柏強、張國嶸、錢仲武四人爭得上游,把其他人遠遠地拋在身後?
陳柏強的一個頭銜,能夠說明最大的問題。
陳柏強曾被黃佔稱作“港島歌壇的第一個偶像巨星”!
譚詠霖、陳柏強、張國嶸、錢仲武四人,除了是歌手之外,更重要的標籤,其實是“偶像”二字。
相比起老一輩的天王天后,譚、陳、張、錢四人身上的明星味更足,更能吸引年輕歌迷。
“偶像”一詞放在他們四個人身上,是一個相當正面的評價,因為他們是有真實力的,是真正的“偶像”。
不想後世被用爛了的所謂“偶像”,只是徒有其表的花架子、空架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後世所謂的粉絲經濟,其實在當下的港島,已經初現端倪了,雖然發展得沒有那麼成熟,但是套路卻基本一樣。
當然了,港島娛樂圈“偶像”文化真正大成,是進入到九十年代,譚詠霖、陳柏強、張國嶸幾人主動讓路,張學佑、劉德驊、黎鳴、郭富成四人組成的“四大天王”,大行其道的時候。
不過,譚詠霖、陳柏強、張國嶸、錢仲武四人現如今在港島歌壇的聲勢、地位、人氣,比鼎盛時期的“四大天王”,絲毫不弱。
1986年,則正是譚、陳、張、錢四人,競爭進入白熱化,徹底發力的真正開端。
陳柏強、譚詠霖在個人榮譽方面,搶先一步,領先一籌;但是錢仲武、張國嶸卻後勁十足,已經趕超了上來。
接下來的“最受歡迎男歌星”,花落誰家,誰就能在這場競爭中,佔得一份先機。
按照慣例,俞箏請出了tvb的總經理,為接下來的幾個大獎頒獎。
直播鏡頭適時帶到坐在臺下的譚詠霖、錢仲武、陳柏強、張國嶸、梅豔方、陳卉嫻、張學佑幾人身上。
譚詠霖、陳柏強、梅豔方三人已經拿過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此時表現得還算淡定。
張學佑情知自己拿“最受歡迎男歌星”的機率最低,表現也算沉穩。
張國嶸出道這麼久了,見慣了大風大浪,也能沉得住氣。
陳卉嫻的勝負心沒有那麼重,笑得十分燦爛。
錢仲武面沉似水,但其實心裡是最緊張的一個。
喜歡港娛1983請大家收藏:()港娛1983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