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兄虎弟》作為程龍的功夫喜劇片代表,投資巨大,據說製片成本高達1500萬米刀,按照匯率,折算成港幣,將近1億2000萬!

相比之下,《英雄本色》的1000萬港幣制作成本,連人家的零頭都沒到。

之所以要這麼高的製片成本,主要是因為《龍兄虎弟》,要遠赴歐洲各國取景。

這樣的外景拍攝,自然是花錢如流水的。

程龍其實在這個時候,就已經走上了好萊塢式的大製作之路,用大製作換高票房。

而這部《龍兄虎弟》,在港島本土,也取得了3500萬的高票房,是程龍獨自扛票房的影片中,第一部票房超過3000萬港幣的。

1985年的那部創紀錄的港島本土票房首破3000萬大關的《夏日福星》,程龍只是主演之一,主導影片的其實是洪金保,洪金保是這部影片的導演兼主演。

光憑港島本土的票房,自然不足以讓《龍兄虎弟》收回成本。

《龍兄虎弟》的票房大頭其實是在海外。

不像《英雄本色》,票倉主要還是在大中華圈,程龍作為港島影壇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功夫巨星,在世界範圍內,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能夠讓這部《龍兄虎弟》,在米國以及歐洲多國,賣出版權。

總而言之,程龍以1億2000萬的成本,拍出的這部《龍兄虎弟》,收回成本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想要大賺,卻不太可能。

至少獲得不了《英雄本色》那樣以小博大的效果。

而且,相對於開創了港島影壇一個流派的《英雄本色》,《龍兄虎弟》從本質上講,還是在“最佳拍檔”、“五福星”那樣的動作喜劇片的圈子裡打轉,沒有什麼突破性。

在影片深度上,《龍兄虎弟》更和《英雄本色》沒有什麼可比性了。

不過,這並不影響,出演本片的譚詠霖,籍此擴充套件自己的影響力。

港島歌壇的競爭,已經擴及到影壇了,想要在港島歌壇坐穩天王天后的位置,單是在音樂上取得成績,已經不夠了,必須要歌壇、影壇兩開花才行!

在這一點上,錢仲武和譚詠霖,算是領先了一步。

張國嶸、陳柏強、梅豔方、陳卉嫻,相對來說,在影壇的成績,要略遜一些。

不過,張國嶸和陳柏強,也都看到了這個局面,都準備在影壇發力了。

陳柏強雖然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音樂上,但還是接拍了一部《秋天的童話》,搭檔的是目前港島影壇最炙手可熱的周閏發,以及大美女鐘楚紅。

張國嶸也談妥了一部《倩女幽魂》,過完春節,就要進組拍攝。

這部《倩女幽魂》,依然是由徐科的電影工作室出品,徐科並沒有親自擔任影片的導演,而是擔任監製,為影片的大局把關,具體的拍攝工作,則交給了由動作指導轉行的程曉東。

《倩女幽魂》因為是一部古裝劇,在服裝造型、場景設定等方面,需要投入不少,所以製片成本相對較高。

徐科因為與朱雀電影公司,在《英雄本色》上有過愉快的合作經歷,於是這一次又把朱雀電影公司,拉到投資的行列。

一共兩千萬的製片成本,由朱雀電影公司和新藝城電影公司各承擔百分之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