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依然是在紅館舉行。

1987年1月17日,港島娛樂圈,在紅館匯聚一堂,共同迎接這個盛會。

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頒獎典禮,相對於後世,程序安排,還是略顯簡陋。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已經是港島歌壇,乃至整個華語音樂圈,最權威最盛大的音樂頒獎禮了,但是卻仍然沒有設定紅毯環節。

晚上七點半,頒獎典禮直接開幕。

港島電臺,在這屆典禮上,也搞了個花活兒,足足安排了八名司儀。

典禮開場舞之後,八位司儀兩兩登場,你一言我一語,對本屆典禮的議程,進行介紹。

但說實在的,大家對這麼多司儀,是沒有什麼興趣的,最關心的,還是各個獎項的歸屬。

鏡頭掃到臺下的時候,真是星光熠熠。

1986年度,港島電臺的“音樂龍虎榜”,一共出現50首冠軍歌曲,其中單錢仲武一人,便獨佔了13首。

比在“勁歌金曲”季選中入選的歌曲數量,還多了兩首。

而港島電臺“音樂龍虎榜”的評選規則,與tvb的“勁歌金榜”,是有很大不同的。

所以“音樂龍虎榜”和“勁歌金榜”的冠軍,並不是完全重合的。

就像每一屆的“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並不完全重疊一樣。

1984年度,譚詠霖在“勁歌金曲”季選中,有多達9首歌入選,但是在“音樂龍虎榜”上,卻只拿到4個冠軍。

張國嶸在1986年度的“勁歌金曲”季選中,也有7首歌入選,而在“音樂龍虎榜”上,同樣只拿到4個冠軍。

這就是電臺榜單,與電視榜單的區別。

“勁歌金曲”的觀眾,與電臺的聽眾,群體還是有一定的差別。

電臺聽眾的平均年齡,相對於電視觀眾,要普遍略高一些,看重的更多是歌曲自身的質量。

而“勁歌金曲”的觀眾,更多集中在年輕人群體,尤以中學生為眾,而這樣的少年少女,更看重的是歌手——要是迷上某一位歌手,會愛屋及烏地聽遍他的所有歌曲。

這就是後世粉絲的雛形。

歌手的專輯銷量,以年輕人為主的歌迷,貢獻率能佔到百分之八十,甚至更高。

年齡比較大的成熟歌迷,更喜歡的還是徐曉鳳、羅文等老一代天王天后。

所以,想要在電臺榜單上稱雄,更加的不容易!

這也更能說明,錢仲武在1986年推出的兩張專輯,是多麼的成功!

本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頒發的第一個獎項,是“最有前途新人獎”。

以往的“最有前途新人獎”,只有一個獎,不過從去年開始,這個設定成了金銀銅三個獎。

去年的“最有前途新人獎”金獎得主,是張學佑。

1986年度的港島歌壇,新人也有不少,不過沒有一個,能夠複製張學佑出道時的成功。

而且,1986年的港島歌壇,批次式的湧現出幾支樂隊,而且風格都是搖滾,其中出道成績最好的,分別是beyond樂隊、太極樂隊,以及達明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