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為了港島歌壇的榮耀,也為了慈善,走到了一起。

錢仲武看到這種場景,不由地感嘆,這個時代的港島歌壇,星光實在是太耀眼了!

內地、港島、寶島三地的音樂人,分別推出的三首歌,港島的這首《地球大合唱》,在後世的傳唱度,是最低的。

主要是因為,《地球大合唱》是一首粵語歌。

但是,從星光度論,港島的《地球大合唱》,卻遠勝內地的《讓世界充滿愛》和寶島的《明天會更好》。

大家難得聚在一起,為一件事而努力。

錢仲武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何不趁這個機會,把港島演藝人協會建立起來。

在原時空,港島演藝人協會,要到1993年,才會在程龍、梅豔方、譚詠霖、許冠文、周閏發等人的倡議下成立。

作為大中華圈兩岸三地第一個成立的演藝人工會,港島演藝人協會成立之後,對把娛樂圈團結起來,為港島和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並促進港島娛樂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正向的效果。

在錢仲武看來,這樣的組織,越早成立越好!

錢仲武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一提,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認同!

錢仲武自己是沒有時間,具體籌辦這件事的,於是像在傳奇娛樂內部一樣,再一次當了甩手掌櫃,把協會創立的籌備事宜,交給了譚詠霖、梅豔方等人。

《地球大合唱》只是港島歌壇的大集會,而港島演藝人協會的成立,單隻靠一個音樂圈,並不能成事,需要要電影圈、電視圈,乃至廣播圈、曲藝圈、舞臺劇,以及幕後工作人員,全都集合起來。

團結起來力量大!

與其他方面協商的事宜,主要由梅豔方負責,她雖然才出道三四年,但是憑藉豪爽的性格,在港島娛樂圈,已經積累下非常深厚的人脈關係。

梅豔方找到程龍,由他出面召集電影圈的各路人士。

當成立港島演藝人協會,在發展最繁盛,影響力最大的音樂圈、電影圈先達成共識之後,再把電視牆、廣播圈、曲藝圈拉進來,就比較容易了。

經過多番磋商,1986年7月21日,港島演藝人協會的第一次臨時籌委會召開。

錢仲武這個時候,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新專輯宣傳,以及亞洲巡迴演唱會行程,也步入了尾聲,只剩下在紅館的十幾場演唱會。

雖然每晚都要登臺,但是總算是能抽出時間來,為協會的籌建建言獻策了。

作為協會創立的首倡者,錢仲武也列席了第一次臨時籌委會,並且被任命為籌委會的理事。

第一次臨時籌委會達成決議,協會被正式命名為“港島演藝人協會d)”。

接下來一段時間,便是臨時籌委會完善協會宗旨,發展會員的時間,協會的第一屆會員大會,定在1986年12月12日舉行。

喜歡港娛1983請大家收藏:()港娛1983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