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夢醒時分》(第1/2頁)
章節報錯
《痴心的我》在原時空的港島本土票房,只有700多萬港幣,並不算十分成功。
不過,作為一部小成本青春愛情片,這樣的票房,已經能讓出品方小賺一筆了,對幾位新人演員來說,這樣的成績,也算能過得去。
現在,因為錢仲武的亂入,《痴心的我》,不僅是主演換人,片名換成《痴痴少女心》,主題歌也換成了陳卉嫻的傷感情歌代表作《傻女》。
影片原名叫《痴心的我》,錢仲武極度懷疑,有碰瓷張國嶸的歌曲《痴心的我》的意思。
現在,因為有錢仲武出演,自然不需要再行碰瓷之道了。
錢仲武在當今港島歌壇的聲勢、地位,比張國嶸還有略勝一籌呢。
而把範圍擴及到整個大中華圈,錢仲武更是要比尚未出圈的張國嶸高出不止一籌。
張國嶸真正在大中華圈出圈,是憑藉他在影壇的卓越表現,而起點就是《英雄本色》。
現在,《英雄本色》也被錢仲武截胡了,出頭之日還要再往後推遲一些。
有錢仲武、陳卉嫻的加持,《痴痴少女心》的票房,相比起原時空,提升了一個檔次,突破了千萬大關,最終落在1100萬的檔次。
而它的製片成本,只有280萬港幣,單憑港島本土票房,就能收回成本,並且還有賺頭。
雖然在整個行業蓬勃繁榮的當下,1100萬港幣的票房,並不足以讓這部《痴痴少女心》,躋身年度票房榜的前十。
1986年港島本土年度票房榜的前十名,達標線是1500萬港幣,守門的正是羅美葳出道的“開心鬼”系列,不過在這部《開心鬼撞鬼》中,羅美葳並沒有出演,女主演換成了張曼鈺。
在寶島,以及東南亞各地,憑藉錢仲武的粉絲號召力,《痴痴少女心》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在寶島,也取得了超過1000萬寶島幣的票房。
寶島的人口,雖然足足是當下港島的三倍多,但是電影市場,並不比港島大多少。
1986年度,寶島電影票房年終排行榜的冠軍,總票房也才剛剛過了4000萬寶島幣而已。
而寶島的貨幣單位,與港島的港幣相比,有四倍的差價,也就是說,1港幣大概能兌換4寶島幣。
所以,4000萬寶島幣,只相當於1000萬港幣而已。
《痴痴少女心》在東南亞各地,諸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也累積了大約相當於1000萬港幣的票房。
經過德寶電影公司的運作,《痴痴少女心》在南韓和倭國,也成功上映,票房成績也相當不錯。
總結下來,《痴痴少女心》的全球票房,大約在3000萬港幣左右。
這對一部成本只有不到300萬港幣的小成本青春愛情片而言,已經是非常好的票房表現了。
算是現階段港島電影外輸的成功典範!
要知道,八十年代中期,港島電影在大中華圈的主流型別,是以洪金保、程龍為代表的功夫喜劇片。
這部《痴痴少女心》,在寶島、東南亞各地,以及南韓、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不錯的票房,完全是靠錢仲武在這些地區的巨大人氣支援的。
陳卉嫻、張學佑、羅美葳三人,在港島本土,還都有些人氣;在港島之外,人氣與錢仲武相比,就差得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