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又要趕製錢仲武的三張專輯,唱片工廠的產能,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

不過,唱片工廠的第二期工程,早就開始建設,在二期工程裡,生產線追加了兩條,建成之後,產能可以翻三番。

原本,在錢仲武的計劃裡,單靠傳奇唱片、巨龍唱片、鳳凰唱片的訂單,是不足以讓二期建成的唱片工廠,滿負荷運轉的。

剩餘的產能,錢仲武也沒打算閒著,而是計劃生產空白卡帶,一來做儲備,二來空白卡帶在大陸也有一定的銷量,能帶來一定的利潤。

但是現在,春晚的熱度,超過了錢仲武的預期,大陸十億民眾爆發出的購買熱情,足以填補上二期建成之後的唱片工廠的全部產能了。

三期工程,看來也要被提上日程了!

而且,在楚永寬負責趕製《春晚歌曲合輯》的時候,錢仲武又吩咐竇尚文和範運來,與參加本屆春晚的各方戲曲演員,以及相聲演員,簽訂了一系列的合約。

大陸的音像製品出版市場,容量很大,絕不僅限於流行歌曲,還包括了戲曲、曲藝等諸多方面,甚至後期還會發展到教輔資料。

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市場,年紀比較大的人,相對於流行歌曲,更喜歡聽戲曲、曲藝。

這一趨勢,也能夠延續到二十一世紀,還有十幾年的藍海時間。

只是,在原時空,這一部分市場,完全被盜版侵蝕了,盜版商賺得盆滿缽滿,戲曲、曲藝相關的演員,卻沒能從中獲得什麼利益。

相對於歌手,戲曲、曲藝演員受盜版的影響更大,更深遠。

歌手受到盜版影響,正版專輯銷量不好,賺不到錢,還能跑商演,開演唱會,東邊不亮西邊亮。

九十年代後期,以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華語歌壇被盜版侵蝕最嚴重的十幾年,歌手都還能過得下去。

戲曲、曲藝演員,相比較而言,在這個階段,生活就要淒涼得多了。

發展到後來,戲曲演員只能去農村搭草臺班子,徹底走向沒落,曲藝演員直到德雲社聲名鵲起,才算回了一波血。

錢仲武雖然和戲曲、曲藝屆扯不上關係,但是既然已經生出,要替唱片界出頭,向盜版發起鬥爭的心思,就要團結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

相比於流行音樂圈,戲曲、曲藝在社會上層的影響力,要大得多。

華國文藝界的高層領導,很多都是戲曲行,曲藝界出身的。

如果能夠把戲曲行、曲藝界的人士,團結起來,共同對抗盜版的戰役,取得勝利的可能性會更高!

哪怕不能徹底戰勝盜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盜版的影響,為戲曲、曲藝的發展延續,貢獻一份力量。

唱片界在此期間,自然也能獲利。

而且,與戲曲界、曲藝界合作,也不是賠本賺吆喝的事情,做得好了,還能掙到錢呢!

比如,如果現在給相聲泰斗馬三立,出一盤單口相聲專輯,短時間的銷量,可能比不上《春晚歌曲合輯》,但是長遠看來,也會是一個好買賣!

而現在的戲曲界、曲藝界,大師可不止一個馬三立!

喜歡港娛1983請大家收藏:()港娛1983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