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仲武把春節聯歡晚會,視作開啟大陸音樂市場的利器。

這柄利器,對其他參加春節聯歡晚會的歌手,同樣適用。

即便1985年的春節聯歡晚會,除了幾位來自港島的歌手羅文、汪茗荃、張明敏、奚秀蘭),其他歌手,都沒有太大名氣,之後在華語歌壇也沒有取得什麼亮眼的成就。

但是在錢仲武看來,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贏得的掌聲,變現的機會!

現在,得到錢仲武提點,楚永寬決定給參加本屆春節聯歡晚會的歌手,製作一張音樂合輯,借春節聯歡晚會的東風,上市發行。

張薔能夠在沒有春節聯歡晚會這樣的宣傳渠道的情況下,一張專輯賣兩百多萬張,巨龍唱片製作的這張春晚歌曲合輯,銷量怎麼也不會比她差吧!

出專輯,對任何一位歌手來說,都是心中所願。

參加春節聯歡晚會的歌手,和晚會組委會,並沒有隸屬關係,參加晚會也是半義務性質的,組委會提供的補貼,和歌手的付出,並不成正比。

現在,巨龍唱片給歌手們提供了一個出專輯的機會,哪怕只是合輯,歌手們也都千肯萬肯。

黃一鶴作為晚會總導演,也要為歌手著想,沒有擋歌手前程的道理。

所以,楚永寬和他的溝通,十分順利,得到黃老的首肯,再去聯絡歌手,就沒有任何阻礙了。

楚永寬趁熱打鐵,就在本屆春節聯歡晚會舉辦前的彩排間隙,拉參演歌手們到專門租用的錄音棚,進行歌曲錄製。

時間緊迫,歌曲錄製的過程,沒辦法精益求精。

好在,這個時候,能夠登上春節聯歡晚會舞臺的歌手,都是有真實力的,緊急趕錄出來的歌曲質量,依然很不錯。

母帶錄製好,楚永寬親自帶著母帶,飛到羊城,以最快的速度,把母帶送到唱片工廠。

這個時候,距離春節,只剩下幾天的時間了,工廠快要放年假了!

楚永寬作為工廠名義上的管理者,大手一揮,給加班開出了五倍加班費。

好在,唱片工廠的工人,現在還多是鵬城周邊的人,有人受到高額加班費的吸引,願意加班。

這張後來以創紀錄的銷量,載入到華語歌壇史冊,並開創了“春晚歌曲合輯”先河的專輯,在唱片工廠的流水線上順利生產,並被立即發往全國各地。

楚永寬為了打響巨龍唱片的第一炮,整個春節期間,就一直呆在唱片工廠,親自監管唱片生產。

他對這張專輯的銷量預計,是200萬張!

但是錢仲武卻大手一揮,讓他把生產數量,在他的心理預期上直接翻一番,生產400萬張!

在對唱片銷量預估上,楚永寬還是很相信錢仲武的直覺的,咬著後槽牙,認可了錢仲武的建議。

反正唱片工廠是自己的,成本可控,哪怕專輯上市以後,銷量不如預期,造成了積壓,也能撐下來。

喜歡港娛1983請大家收藏:()港娛1983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