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開啟局面(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獎項設定,與“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差別很大。
除了各自都有十首年度金曲,“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最高大獎,是與唱片協會聯袂頒發的ifpi大獎。
ifpi大獎,頒發給的是年度唱片銷量最高的歌手。
另外,“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還比較側重於獎勵唱片業的從業者,設定了“最佳唱片封套設計獎”、“最佳唱片監製獎”、“最有創意歌曲獎”等針對從業者的獎項。
同時,也有“最佳中文流行)歌曲獎”、“最佳中文流行)歌詞獎”,這樣針對詞曲作者的獎項。
此外,從1981年第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起,還另外設定了一個“最高榮譽大獎”,俗稱“金針獎”,是港島音樂圈的終身成就獎。
“金針獎”第一個獲獎者,就是錢仲武入圈的領路人之一顧家輝!
本屆頒獎典禮的“最佳唱片封套設計獎”,頒給了劉培基,他是以梅豔方的專輯《飛躍舞臺》的封套設計獲獎。
劉培基是梅豔方形象轉變的幕後推手,梅豔方今年的中性形象,就是劉培基為她量身定製的,一亮相,便在港島歌壇引起熱議,大受好評。
“最受歡迎演出中文歌曲獎”,頒給了錢仲武的《龍的傳人》,錢仲武在這個晚上,也手握兩座獎盃了。
“最佳中文流行)歌曲獎”,獲獎的是錢仲武的《白鴿》,標誌著錢仲武的作曲能力,得到了業內的認可。
ifpi大獎在頒發之前,大家都知道,這個獎,是譚詠霖和錢仲武兩強相爭!
譚詠霖在1984年發行的兩張專輯《霧之戀》、《愛的根源》,銷量都達到了七白金,是他稱霸84年港島歌壇的最好明證。
而1984年度,港島本土銷量最高的唱片,卻不是譚詠霖的那兩張專輯,而是錢仲武的《護花使者》,銷量超過了40萬,達到了八白金!
但是,本屆頒獎典禮的ifpi大獎,還是頒給了譚詠霖。
因為,譚詠霖的單張專輯銷量,雖然略遜錢仲武一籌,但是兩張專輯的綜合銷量,卻比錢仲武的兩張專輯多。
錢仲武在1984年,也發行了兩張唱片,除了粵語專輯《護花使者》,還有一張國語專輯《龍的傳人》。
《龍的傳人》在整個大中華圈的銷量,超過了200萬張,是1984年度,華語唱片的銷量冠軍。
但是在港島本土,《龍的傳人》的銷量,卻只有25萬張,才剛剛達到五百金。
如此一來,譚詠霖和錢仲武,就在第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各拿三項大獎,在得獎數量上持平。
不過,在第二天的新聞中,大部分的港島報紙,都把譚詠霖放在娛樂版的頭條,錢仲武的頭條數量,只是譚詠霖的零頭。
譚詠霖在和錢仲武的正面競爭中,明顯要略勝一籌。
竇尚文對此大為不滿,認為是寶麗金唱片在背後搞了小動作,也想使些手段,為錢仲武爭一爭。
卻被錢仲武勸住了。
寶麗金唱片,乃至整個港島歌壇,顯然都期待著新王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