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演唱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嘉駒也沒有專業音樂的學習經歷,不過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可比陳卉嫻高多了。
比錢仲武也好不少。
有些人,天生就是吃音樂這碗飯的,這叫祖師爺賞飯吃!
黃嘉駒就是祖師爺賞飯吃的音樂天才。
比錢仲武這樣的音樂搬運工強,是理所應當的。
好在,錢仲武出名早,從後世搬運來的歌曲,又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經典,作品質量,比初涉創作的黃嘉駒高很多。
在黃嘉駒面前,還能維持住顏面。
不過,凡事就怕對比,黃佔現在,就已經心生收黃嘉駒做入門弟子的念頭了,而對錢仲武,只把他當做記名弟子。
當然,這也是因為,在黃佔的眼中,錢仲武的創作才華,已經不需要他指手畫腳、耳提面命了。
反倒是黃嘉駒,在黃佔的眼裡,還是一塊璞玉,值得他精心雕琢一番。
至於陳卉嫻,用黃佔的話講,是“朽木不可雕也”。
在音樂創作方面,實在沒有什麼天賦。
上天還是公平的,給了她一副好嗓子,在才華方面,略有虧欠,才是正常的。
總不能人人都是黃嘉駒、錢仲武這樣唱作皆佳的音樂天才吧!
接下來這段時間,除了去和黎芝珊、陳樂敏一起上舞蹈課、演技課,陳卉嫻其他時間,都跟著黃佔、黃嘉駒,參與到錢仲武的第二張專輯的錄製當中。
在音樂創作上的天賦雖然不高,學習的進度,也遠不如黃嘉駒,但是學習態度,卻十分勤勉。
為了獎勵陳卉嫻的勤勉,錢仲武臨時調整了第二張專輯的選歌,新增了一雙對唱歌曲。
和陳卉嫻對唱,是錢仲武早就確定的事情,在他的後備歌單裡,準備了好幾首經典的對唱歌曲了。
不過,之前並沒打算這麼早就施行,想要等到陳卉嫻的個人專輯錄制的時候,再拿出來,當做噱頭,為她的首張個人專輯增加了一些買氣。
但是,等陳卉嫻深入參與到他第二張專輯的製作時,錢仲武的頭腦就發昏了,從對唱歌單裡拿出來一首,放了進來。
雖然臨時調整了錄製機會,但是錢仲武的第二張個人專輯的錄製工作,還是進行得非常順利,在4月來臨之前,便完成了母帶的製作。
正好這個時候,鵬城的唱片工廠一期工程,也基本完成,可以進行試生產了。
錢仲武的第二張個人專輯,就成為唱片工廠的第一單!
唱片工廠一期工程的規模不大,只有一條生產線,因為只是試生產,所以產量並不是很高,需要多一點時間囤貨。
錢仲武的第二張個人專輯,這一次將在港島、寶島、大陸同步上市,因為是國語專輯,所以銷量目標定得不低,唱片工廠想要保證供貨,需要加班加點的幹。
鵬城方面,對唱片工廠的正式投產,非常重視。
因為,1984年,剛剛開始開放的大陸,外匯儲備十分有限,錢仲武為了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大陸發展提供幫助,決定以外匯的方式,對唱片工廠的訂單,進行結算。
1984年的大陸,唱片業還處於矇昧時期,連一家連鎖的唱片行都沒有,唱片只能透過供銷社系統,和新華書店系統,這兩個計劃經濟時代的全國連鎖商業體系,進行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