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傳奇唱片(第1/2頁)
章節報錯
“譚張”、“四大天王”,雖然也都給自己寫過歌,但都不以創作著稱。
要論唱作俱佳,還要數陳柏強。
還有黃嘉駒。
而像陳柏強、黃嘉駒這樣唱作俱佳的歌手,在當時的港島歌壇,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
尤其是在榮譽方面,港島歌壇欠了他們許多。
錢仲武既然來到這個時代,就要為他們,也為自己,向港島歌壇討個說法!
誓要讓唱作人,在港島歌壇,獲得應有的待遇,和榮譽!
時間進入到1983年的10月,錢仲武的首張專輯,正式進入到實質性的錄製階段。
在此期間,錢仲武又從歌曲儲備裡,挑選了五首歌,交給黃佔。
這五首歌的質量,相比前面五首,要遜色不少,算是專輯的填充品。
錢仲武的首張專輯,一共收錄了十二首歌,曲子卻只有十首,因為有一首曲子,錢仲武一共拿出了粵語、國語和英文三個版本的歌詞。
一曲三唱,錢仲武也算是開創了港島歌壇的一個歷史。
原本,黃佔和顧家輝以為,錢仲武就只有一開始拿出來的那五首歌,還打算從他們的存貨中,選出幾首,至少要給這張唱片,湊夠十首歌。
沒想到錢仲武“創作力”如此旺盛。
不過,看到後面的五首歌,黃佔和顧家輝的心中,稍微平衡了一些。
這五首歌的質量,相對來說,比較平庸,比他們的存貨,還略顯不如。
這才正常!
要是錢仲武一下子就拿出來十首堪稱經典的作品,黃佔和顧家輝都要懷疑自己,一把年紀是不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不過,即便如此,錢仲武的創作才華,還是得到了黃佔和顧家輝的一致認可。
這段時間,他倆把其他工作,都或推掉或延後,全身心投入到錢仲武的首張專輯製作當中。
不是為了錢仲武的製作費,五萬港幣在這個時代的港島,算是一筆不小的聘金,但是對這兩位音樂圈大佬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他們是單純地欣喜於港島音樂圈後繼有人,想要為港島歌壇的明日之星,幫一把扶一程,以儘自己音樂圈前輩的義務。
這也是錢仲武在他們身上,學到的最可貴的東西。
專輯製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在10月15日這一天,港島政府果然公佈了港幣的“聯絡匯率制度”,外匯市場上,港幣跌跌不休的頹勢,應聲而止。
那些沒有想到港島政府會有此決心,被之前港幣的跌跌不休搞得信心不足,紛紛拋售港幣的人,損失慘重。
錢仲武在外匯市場上,大撈了一筆。
二十萬港幣的本金,加了十倍槓桿,總共賺了有五倍,套現離場之後,賬戶裡的資金,變成了一百萬港幣。
不僅把製作專輯,開辦唱片公司的前期投資,全都賺了回來,還有鉅額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