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

五月,驕陽似火,天氣燥熱一絲風也沒有。

教室裡,即將迎來高考的學子們頂著高溫複習,安靜的教室只有唰唰唰的寫字聲。

還有一個月就要高考了,高三已經停課,現在是學生自主複習時間,老師都坐在外面,學生有問題就出去問老師。

梁斌身為溫沙高階中學高三文科重點班的班主任,他擔心學生們心裡壓力大,便一個一個約他們出來談心。

今天,他把陳義叫出來。他發現,越臨近高考,陳義就越浮躁。

“陳義,你心裡藏了什麼事,都跟老師說,不要憋在心裡。”梁斌慈愛地看著陳義,陳義是他所帶的這屆學生中非常有潛力的學生,人也很乖,梁斌非常喜歡他。

“老師,我爸媽說高考後就不給我上大學了。”這些話陳義一般都不會對別人說,但梁斌不一樣。如果當初沒有梁斌,他現在也不會在這裡讀書了。可以說,梁斌是比父母還要親近的人。

“什麼!”聽陳義這麼說,梁斌忍不住憤怒了。這是什麼父母,當初若不是他力爭,陳義那麼好的苗子連高中都不能上。但現在,孩子都快高考了,竟然跟孩子說這種話,這不是在影響孩子嗎?

“別聽他們的,考上了大學你盡管去讀。我幫你申請助學金,而且上大學可以貸款,你不用擔心沒錢。再不濟,我也可以幫你。”梁斌讓陳義放寬心,“你現在不要想太多,只需要專注學習,其它事還有老師。”

陳義得到了梁斌的安慰,心情放鬆了許多。梁老師說得對,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考出好成績,不讓大家失望。

“謝謝梁老師,我想明白了。”陳義告別了梁斌,回到教室裡繼續奮鬥,拋開心事的他終於可以用百分之一百的注意力投入到複習中。

在老師們眼中,陳義成績好人乖巧,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一個糟心的家庭。

陳義家在溫沙縣的一個小鄉村裡,他的父母一共生了五個孩子,他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他家孩子多,生活也貧困。父母都是農民,半輩子都待在溫沙縣。

溫沙縣這邊有個習俗,老人一般是由小兒子贍養。所以陳義的父母不怎麼待見大兒子和二兒子,心都偏給了小兒子和女兒們。

因為以後給他們養老的是小兒子,其他兒子不用贍養他們。女兒嫁出去還可以得禮金,要是長得漂亮點,嫁個富豪,那他們做父母的也可以跟著吃香喝辣。

陳義的大哥陳忠讀完初中後就去打工了,反正他成績不好,不去打工還能幹什麼?

陳義成績很好,是他們那所初中的第一名,憑他的成績完全可以上縣裡最好的高中。但陳家父母不想讓他讀書了,因為高中已經過了九年義務教育,需要交學費。

“給你讀到初中已經算不錯了,高中就別讀了,跟你哥去打工吧。”中考後,陳爸對陳義說。

陳義見父母不同意,他雖然很失望,但還是順從了父母的決定。

但報名那天,他不甘心自己的讀書生涯就這麼結束,他偷偷拿著成績單和準考證從家裡跑出去坐上去縣裡的大巴車,到了報名點。

但他不敢報名,因為父母不同意,他沒錢上學。於是他就在辦公點那裡不停地打轉。

這次的報名點正好是在溫沙高階中學,也就是縣裡最好的高中。

梁斌當時是負責報名諮詢工作,他見有個孩子拿著成績單在附近晃了好久,也沒見他幹嘛,於是梁斌過去叫住他。

“你在這裡幹什麼?”

“我……”陳義快哭出來了,他以為梁斌要趕他走,“我只是來看看,不要趕我走。”

“我不趕你走,但你要告訴我,你是誰,在這裡做什麼?”梁斌眼睛瞄向了他的成績單。“給我看看你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