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城豐元很明顯地聽到他語音後面有些發顫,對這個效果還是很滿意的,不過,為了再試探一下,他又道:“三皇弟去太廟和瓊樓祈福,也實是我不得已,京城事多,目前唯一合適的人選只有三皇弟了!”

燕飛翰面無表情,淡淡地道:“殿下軍政之事勞心,考慮的是大局,趙王爺必然是能理解的!”

見說到司城玄瑞時燕飛翰淡淡的表情和語氣,司城豐元覺得,他的人探回的訊息是真的,燕飛翰對司城玄瑞還真是不滿。想想也是,唯一的女兒,疼愛的嫡長女,嫁給這麼一個今日不知明日死的病鬼,只要是愛護女兒的父母,誰會心裡好受?可是聖旨指婚,聖命難違,再憋屈也是沒有辦法的。

不過透過這些事,司城豐元更堅定了自己心中的念頭,只要站在權力的頂峰,那種唯我獨尊的感覺,那種子孫後代盡享福蔭的感覺,實在太好了有沒有?

對於燕飛翰,司城豐元一早就接受過張百之的建議,以拉攏為主,不過,燕飛翰這個兵部尚書,卻一直不受人拉攏,當時幾個皇子在京城暗鬥風起雲湧的時候,燕飛翰就只忠於皇帝,從不站隊。只等他掌控了京城之後,燕飛翰才開始聽命於他。

對此,司城豐元雖則曾經暗暗咬牙,但是一想,燕飛翰如果不是忠於皇帝,應該最先被八皇子拉攏,而不是現在聽命於他了,因此,他也就沒什麼想法了。

不過,對於那些不知真相,領兵勤王,歸附司城尚賢和司城建元的人,他心中倒是下了狠心,這些人必然要除。

和燕飛翰談了些軍務上的事情之後,司城豐元的心更加安定,沒有掌權時不知道,現在他才知道,東夏的兵馬,還真是不少。全國兵力足有一百萬呢,只是並不是全為他所用而已。

司城豐元和甘文思定的謠言計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司城尚賢的二十萬人馬層層挺進,連奪幾個縣,直往京城而來,一路幾乎沒遇什麼阻攔,那些縣城的防禦實在太差,兵力也有限,而且縣守文武牽制,兵將離心,抵抗起來完全沒有力度,二十萬大軍一到,能不嚇得棄城而逃的,已經算是極有膽色的了。

這樣的結果,讓司城尚賢十分得意,也瞬間想起藍成宣的好來,要不是藍成宣用謠言來為他正名,他也不會擁有這麼多精兵。

因此,在大軍連戰告捷之後,他不顧藍成宣的反隊,帶著兩萬人,和先前的二十萬人彙合,正式接手軍務,親自領兵向京城進發。

對於這一點,藍成宣很無語,他這行為,就好比禦駕親徵,戰場上能比別的地方嗎?若是稍有不慎,就是性命之憂,可是,藍成宣已經勸不住司城尚賢了,司城尚賢現在對李子乾十分信任,而李子乾為了排擠藍成宣,但凡藍成宣反對的,他必贊成,但凡藍成宣贊成的,他必反對。而司城尚賢也想擺脫藍成宣控制他的那雙手,對藍成宣越來越淡漠。

藍成宣無法可施,本來他把希望寄託在女兒的孩子身上,若是女兒生了個兒子,他就還有再次把控全域性的機會,但是藍芙蓉卻生了個女兒。錦州城防司的女兒被司城尚賢封為側妃,與藍芙蓉前後懷孕,卻生了個兒子。

司城尚賢十分高興,當即把那個兒子封為世子,現在說是世子,也就是說,他以後若是當了皇帝,是要封那個孩子為太子的。

藍成宣當時幾乎一口鮮血噴在地上,藍芙蓉是他的嫡妻,現在年紀也不大,又不是不能生了,他這分明是打他這個老丈人的臉。尤其是後來,藍成宣聽夫人說女兒告訴她,藍芙蓉與司城尚賢的夫妻感情早就名存實亡,藍成宣頓時沒有什麼想法了,他知道他的謀劃,多半是落了空。哪怕他日,司城尚賢真的成為一國之君,他也不會有什麼擁立之功,能保住一家老小的命就不錯,更別說榮華富貴了。

藍成宣覺得,他費盡心力,出謀劃策,扶持著司城尚賢逐漸強大,不過是扶持了一個白眼狼而已。

他卻沒有想過,自己本來的心思就不單純,存在的也原本就是利用的心思,怎麼能怪司城尚賢這樣的回報?

司城建元那兒因為本身兵力少,但是上下同心,司城尚賢出兵二十萬,司城建元當然不可能真的出兵十萬,那豈不表示青州兵馬要全部抽空?所以,青州其實只出兵六萬,號稱十萬。司城建元與一幹謀臣在青州沒有隨軍。

不過,這六萬人一路向京城挺進,也一樣沒遇什麼抵抗,同樣是遇城過城,遇縣奪縣。

對於這麼順利的勝利,陰正青直覺有問題,司城建元也感覺不尋常,他們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立刻傳令放緩了行軍速度,穩打穩紮,不可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