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太子出逃(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上駕崩,這是天大的事,太後因為悲痛,暈厥幾次,朝中頓時陷入國無一君,群龍無首的境地,司城豐元連下了幾道命令,讓自己的人馬去追蹤太子。
當初皇上駕崩的訊息太過突然,太子外逃,連同外逃的,還有藍成宣。這實在是放虎歸山,若單只是太子,司城豐元倒也不擔心,但是這不是還有藍成宣在嗎?
尤其是,當他派人去控制東宮的時候,得知太子妃竟然早在前兩天就回藍府探親了,更是臉色沉沉。立刻派人去藍府控制,但去藍府的人又傳回訊息,藍家母女於一頓飯前已經離去,早已出城。
藍成宣那老匹夫果然早有準備啊。
他把藍君義找來,藍君義聽說這事,怒形於色,要大義滅親,親自帶兵去捉回。但是,司城豐元皮笑肉不笑的阻止了。笑話,現在不管你是真的投誠在我這裡,還是假的投誠在我這裡,我也不能放你走。
所以只是另派了別人去追,沒讓藍君義出城,暗中派人監視了藍君義。
不過,監視的人卻沒有任何發現,那藍君義與藍家的人毫無聯系。
司城豐元也著急,太後身體差得很,動不動就暈厥,現在東夏無君,原本國不可一日無君,理當是由他繼位的。太後這一暈不理事,朝中自己最得力的最德高望重的宋太傅又遇刺身亡,別的人沒有這麼重的份量提出齊王登基。
尤其是,何公公竟然傳出皇上遺言,說傳國玉璽與遺詔放在一起,新皇是誰,遺詔之中自有說明。
這麼一來,齊王就更不能登基了。
暗地裡,司城豐元恨不得把何公公碎屍萬段,但是現在,他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裝成一個孝子,在皇上的喪事之中守夜。
司城建元雖然也在守夜,但是,秦王勢力卻人人沒有閑著,大家都在找遺詔和傳國玉璽。如果找到後,遺詔上顯示由秦王登基固然好,若不是,遺詔在自己控制之中,也好商定相應對策。
司城玄曦心中隱隱有一種感覺,但是,他什麼也沒有做,更沒有派人去找遺詔,只是把燕王府的所有燕衛們散了出去,把京城之中可能蠢動的人全都監視起來。
然而,東夏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就在京城舉喪,痛悼恭帝駕崩之時,西啟國新君端木長安派禦前大將軍曲海峰領軍二十萬,在皎月郡囤紮,並不斷犯邊,據探子回報,大將軍曲海峰領軍二十萬不過是前峰,後續由徵東大元帥於子林領軍一百萬向東夏進發。
端木長安這三年來厲兵秣馬,西啟一直試圖犯邊,但是沒有人想到,他竟然會選擇這個時候。
這使東夏的局勢,頓時雪上加霜。
不日,又有訊息,南毅有小股兵馬犯邊,已到燕州邊界。
就在東夏人心惶惶之時,逃亡到錦州的太子司城尚賢發布訊息,齊王司城豐元心腸歹毒,弒父謀兄,陰謀構陷,意圖謀朝篡位。太子以錦州為據地,東夏各州的勤王之師,有不少不明真相的人和太子彙師,意欲打回京城。
據說這些訊息剛傳回京城的時候,太後原本好了一點,在聽到這訊息時,又幾乎氣暈了過去,然後,她就想到,那天垂簾聽政,她原本還有一件事要宣佈,可是皇上駕崩太突然,朝事就此而散,第二件事直到現在還沒有完成。
想到自己死去的兒子,想到那些個不肖的孫子,想到東夏現在的亂局,想到另外三國的犯邊,東夏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全由這些不肖的孫子引起。太後心中大恨,在大恨之後,有一件事立馬得辦,她一刻也不願再等了。
太後立刻派了大內侍衛,將王貴妃抓來慈寧宮。
王貴妃一直是個長袖善舞的人,把太後哄得尤其好,原本還想借助太後的力量,在消解了太子的勢力之後把司城豐元推上太子之位的,因此,她花在太後身上的時間和精力著實不少,也著實得太後歡心。
但是現在,恭帝死了,尤其是,太後在得到恭帝身邊侍衛彙報之後,也曾派人查過,此事竟然屬實。因此,以前的種種好,現在化成了種種恨。
王貴妃再是舌綻蓮花,再是說得天花亂墜,太後也絕不會再相信了。她直接丟擲了所有證據,在王貴妃面容失色之中,當即令侍衛將她絞死。
等得到訊息匆匆趕來的司城豐元來到時,王貴妃已經沒有氣了。
太後坐在高位,冷冷看著汗流頰背而來的司城豐元,冷聲道:“王貴妃謀害先皇,證據確鑿,哀家已經處置了。不過,看在齊王面上,哀家也就不把這件事公佈出來,對外就宣稱王貴妃與先皇情篤意深,自願殉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