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烈炎戰神(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些酒中,大部分放了迷藥。
連佔六座城池,殺了三位統帥,勢如破竹的膠東國統領,已經在殺伐和血腥,在敵人的節節敗退中,忘了防範,應該說,他絕對想不到,已經聞風喪膽的夏國將士,還有反抗之力和反抗之心。
火箭入城,引燃了秘密放置的茅草和幹柴,火熱迅速蔓延,那些沒中迷藥被叫醒計程車兵,完全不知道身在何地,突然遇襲,更是讓他們驚慌失措。八萬大軍,入城的三萬大部分死於火中,統帥糾集了不到一千的殘兵,倉惶潰逃,卻被早就張網以待的兩千兵士箭雨侍候,射成了刺蝟。
城外駐紮五萬大軍,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當無數的火箭引燃帳篷的時候,那些睡得迷迷糊糊的兵將們根本不知道包圍他們的有多少人,戰鼓聲擂成一片,吶喊聲響起一片,似乎各個地方都有敵襲,一聲聲慘叫入耳,讓他們心膽俱裂。
到處都是火,到處都是血,已經嚇破膽的兵士們亂成一團,死於踐踏之中的兵士不計其數。
有腦子清明的將領趕緊出聲喝止,卻控制不了局面,加上包圍著的東夏國兵將的猛攻,他們不得不落荒而逃。
他們知道,這一戰是敗了,但是,只要逃到安化城,他們就能活命,那是他們三個多月前佔領的城池,那裡有他們兩萬大軍駐守,他們可以在那裡等待統帥會合,休養生息,捲土重來。
他們拼命逃跑,在緊緊相隨的東夏兵將的追擊中連喘息的時間也沒有,只留下一具具的屍體。兩天後,他們逃到安化城,膠東將士疲憊不堪,接下來的一幕,卻讓他們如遭雷擊。
城牆上,插滿東夏國的戰旗,帥旗上,一個燕字觸目驚心。
東夏大軍軍容齊整,顯然,在他們遇襲之時,安化城也被東夏兵將奪回。
一夜之間,他們遇襲,十不存一。
一夜之間,已經到手的安化城又已失去,而且,切斷了他們的後路。
司城玄曦帶著他的十二親衛如同天將一般出現在追兵之中,膠東統帥的頭顱猙獰地掛在馬前。毫無鬥志的這五千餘殘兵,除了投降,再無出路。
這是一個局,一個早就設好的局,從來到安化城,司城玄曦就開始佈局。第一戰,讓半數兵將在副將的帶領下,假作潰逃,實際上悄悄掩藏潛伏在安化城外的茂林之中。
烈炎城一場大火,司城玄曦其時手下只有兩萬多兵將,藉助火與煙,藉助熟悉的地形,殲敵七萬多。
而早伏在安化的兩萬多兵將,趁夜攻城。留守安化的只有兩萬兵將,他們夜軍突襲,攻敵不防,連日潛伏,渴望一戰的夏國熱血男兒一個個如同出山的猛虎。
在這樣計程車氣面前,在這樣的戰鬥力面前,那兩萬多兵將大部分剛從夢中驚醒,迷迷登登中就丟了性命。
司城玄曦烈炎城一戰揚名,時稱,烈炎戰神。誘敵深入,避實就虛,精準的算計,毫無懸念,以少勝多的大捷,讓這位在軍營中度過十七歲生日的皇子,成為將士中神一樣的存在。
與士兵同吃同住,同行同止,更是讓他贏得了將士們的心。
接下來的一年裡,司城玄曦帶著他的十二親衛,和手中的五萬大軍,開始收複失地。
戰爭很艱苦,戰爭很殘酷,血肉橫飛是常事,刀山箭雨更等閑,最慘烈的一戰是與膠東國的最後一戰。
收複失地後,朝中一幫大臣主張見好就收,和膠東簽訂和約,讓膠東保證永來範,然後就此收兵;另一幫大臣主張要讓膠東遞上降書,俯首稱臣,年年上貢。
朝中意見不統一。
戰爭不止是前線的戰事,還有後方的補給,已經國庫空虛的恭帝更傾向於和膠東和談,因為逼膠東投降不太現實。他派遣了使者,並令司城玄曦收兵。
司城玄曦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其時,後方的補給已經越來越少,不能支撐他手下五萬大軍的消耗。大軍若繼續前行,勢必尾大不掉,反成拖累。到時,不用膠東軍來攻打,他們先被拖死。
他當機立斷,命所有將士把積存的幹糧交上來,挑選五千精兵,帶上一個月幹糧,直撲膠東國腹地。剩下的兵馬由副將帶領,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