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皇上指婚(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若不說,皇上若是反悔了,必然會治他個隱瞞不報,欺君之罪。
饒是他一向老謀深算工於心計,這時候也無計可施,不明白皇上這是打算向他開刀,故意讓他陷入這樣一個困境,還是皇上真要還他一個女婿,以安他的心。
恭帝一雙銳利的雙目,已經掃向了司城豐元,朝臣們乍聽恭帝的賜婚,也一個個發呆,藍成宣的這個女兒,可是大名鼎鼎,他們誰人不知道?皇上耳目眾多,也沒有不知道的道理,既然如此,為什麼會把她賜婚于軍功卓著,又揭發四皇子有功的燕王為正妃呢?
但司城豐元這一聲不,更讓他們驚訝,很明顯,這是情急之下不經思索的沖口而出,司城豐元的沉穩,一直以來為很多朝臣稱道,朝臣中,有不少是暗中支援他的,聽他說出這個字,不由捏了一把冷汗。
這似乎是一個困局,皇上賜婚,而且已經說出了口,他們人人知道這不妥,卻誰也不敢出聲,司城豐元這一聲,便顯得這樣突兀這樣驚人。
司城豐元一聲叫出口去,也馬上反應過來,忙一撩袍跪下,道:“父皇,五弟雖然是個閑散王爺,沒有封地,也沒有職務,但是,他早年曾為國立功,現在揭發國之蛀蟲,正肅朝綱,也是有功。的確應該大賞賜婚,父皇英明!”
“那你為何說不?”恭帝冷冷道。
司城豐元這時候內心極為複雜,他以為不會有人娶藍宵露,所以他很放心,他得不到的,別人也不屑於,那麼什麼事也沒有,可是現在,他得不到的,不想得到的,卻有人要得了,他又不甘起來。
可他萬萬不能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只磕頭道:“父皇,五弟年已弱冠,已可舉行大婚,但據兒臣所知,藍丞相之女,還沒及笄。父皇體恤臣下,照拂有功之臣,賞罰分明,英明神武。既然藍丞相三女兒未到婚配年齡,是否容後再說?或者,另指哪位適婚之女更加合適?藍丞相,你的三女兒,還沒及笄,是不是?”
藍成宣也只得叩下頭去:“老臣謝皇上恩寵,老臣的三女兒,的確還未及笄!還不到婚配年齡!”
在朝堂之上,人人都知道,最不合適的原因不是藍丞相的三女兒是否及笄,而是她已經失貞,但是,誰也不敢說,司城豐元也只能以她沒有及笄為名,來勉強作為搪塞藉口,希望父親收回成命。
那個人,雖然失貞,但是她是藍小鷺,是和他一起從二十一世紀來的女子。她只能是他的,他圈養也好,棄置也好,他可以不屑,可以不愛,絕不能容別人得去。
恭帝一聽,唔了一聲,沉吟道:“這是個問題!”
眾臣心下都鬆了口氣,心想齊王爺的提醒,一定是讓恭帝想起藍家這個女兒的不適合之處,齊王爺這是給皇上一個臺階下了,皇上要改口,也可以順水推舟了。
藍成宣更是希望皇上馬上改口,能有燕王這樣一個厲害的王爺做女婿,他自然情願,燕王這個人,知隱忍,懂進退,有勇有謀,能靜能動。身為烈炎戰神,以五千精騎滅膠東國,擴大大夏版圖三分之一,從而令大夏穩踞東方,與另外三國分庭抗禮,卻在班師回國時,未及入城就自請解除兵權,從此做個與世無爭的閑散王爺。
被四皇子算計,九死一生,卻將計就計,謀定而動,一擊而中,讓四皇子再沒有翻身之日。
這樣的人,如果有心皇位,也不是沒有希望的。只是他看出來,皇上心中的太子人選不是他,所以不曾把寶押在他的身上。但這個人,絕對是一個值得結納的人。
如果皇上指婚的是他家大女兒,他會一頭磕在地上,老淚縱橫謝主隆恩,可是這個三女兒,他卻不能。
她失貞的事,不止藍家,滿朝文武,誰不知道?整個京城,誰不知道?
但是他也不能說他還有個大女兒,大女兒是庶出,是沒有這個資格的。何況,大女兒也不是個讓人省心的,在京城,也是一個笑柄。
大女兒失德,三女兒失貞,他藍成宣,在滿朝文武心裡,一直是毀譽參半。
這會兒,他寧願皇恩不要眷顧。
四皇子的事,他早有想過可能的後果,藍素琴私相授受,與人私通,才和四皇子成就的這段姻緣,他心知肚明,當初就決定,這個女兒,能用最好,不能用,就只當沒有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