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賓川自治縣。

金牛鎮,背陰山。

這就是朱允炆當夜給我留下的地址。

我們一行人驅車三日,終於抵達了背陰山下的棚雲村。

棚雲村屬於山區,全村大部分人依舊居住在老年代的泥土房裡,由於年久失修、日曬雨打,許多房子都出現了大小不等的裂縫。

村內主幹道也是坑坑窪窪的。

早前在服務區時就聽說過棚雲村十分貧窮落後。

當時我還在吐槽:“在窮會有我們村窮嗎?”

可當我親眼見識過棚雲村的貧窮後,真是恨不得狠狠給自己兩撇子,補上一句:“讓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相比之下,我家所在的李家村絕對可以稱之為富裕村了!

王大發所在的石湖村就更不需要提了,簡直是天壤之別。

棚雲村至今連自來水都沒通上,電路也是最近才接上的。

整個村唯一能稱之為牌面的只有村口停的兩輛拖拉機。

我們進入村落時已經是日落時分,車子剛停在村口,便有一群村民烏央烏央的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討論道:“這是誰家的親戚?小汽車都開上了!”

棚雲村這個地方平日裡是沒有外來人的,村民誤會我們幾人是來誰家探親的。

不過,當張顯峰走下車時,棚雲村的老百姓就立刻意識到他們錯了。

張顯峰的氣場杵在那一擺,這仙風道骨,風姿卓越的模樣。

誰家要有這般的親戚,約莫早已傳遍街邊巷口了。

可直到現在他們都沒聽說過誰家有這樣第一個親戚,顯然,我們就是一夥外來人。

這時,一位老嫗從人群中緩緩走了出來,壯著膽子走到張顯峰面前詢問道:“這位道長,敢問您來我們村可是有什麼事嗎?”

張顯峰淡淡一笑回應道:“無事!女居士無須緊張,就是我們幾人路過此地,想要討碗水喝,尋個住處,不日便會離開。”

“哦?這樣啊。”

老嫗遲疑了一下,緊接著說了一句:“我家倒是有幾間空房,若道長不嫌棄,今日就住在我家吧!”

一路上舟車勞頓,我們幾人早已疲憊不堪,尤其是王大發這個沒有經歷過社會毒打的拆二代,早就快不行了。

剛聽說老嫗願意收留我們,立馬屁顛屁顛的貼了上去,還沒等張顯峰開口,直接塞過去好幾張紅票,急不可待的說道:“大姨,我們不嫌棄!快帶我們去你家吧!我餓得不行了,勞煩您做口熱乎飯。”

老嫗一看紅票子,登時就傻眼了。

以棚雲村的經濟,王大發剛才隨手塞的那幾張紅票,絕對夠這位老嫗生活幾個月的了,下意識的便抬頭看著面前的王大發發問道:“這些都是給我的?”

王大發點了點頭道;“是啊,不夠嗎?不夠還有!”緊接著又拿出幾張紅票硬塞給了老嫗。

這下子老嫗身後圍觀的村民受不了了,一烏央的就圍了過來。

一位穿著花棉襖的大媽貼到王大發面前諂媚道:“住我家吧!我家房子大,快來快來!大姨的手藝也不錯!我家裡有雞,回去我就燉給你吃。”言罷,便對著王大發拋了一個媚眼。

另一位大媽眼睛一翻:“就你家那破房子還大?來我家吧!我家可是磚房!村裡獨一戶!我家頭幾天才宰了豬!來我家吧。”

“你在這摻和什麼!都說好了來我家!”

“去什麼你家!你家有多破不知道嗎?還是來我家裡合適!”

兩位大媽爭搶著這樁生意,時不時地還不忘記拉扯一下被這一幕雷的夠嗆的王大發。

宋峰這時忽地壞笑一聲道:“大發!你不是喜歡寡婦嗎?這樣,你去問問她們,誰是寡婦就住在誰家。”

“你!”

王大發登時就氣炸了,回頭就怒斥宋峰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