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定後,他自己先吹開茶葉抿了一口,這才抬眸坦然地望著林一孔,不緊不慢地說:“這個問題我早就想過,尤其是在衡山的這些日子,幾乎天天想。我已經想明白了,貞禪師早已明瞭自己仙逝的日子,所以如果不是你,他也會在那一天圓寂。他有他的安排跟打算,我就不用再糾結此事。你現在跟著鳳芯,我也相信你會做一個好人。至於你使我中毒之事倒是小事,我從沒放在心上。”

“所以,我們之間不需要再打打殺殺,但這不代表我就跟你很友好,只是不仇視你了而已。”他這一番話讓林一孔與鳳芯都很意外,沒想到他心胸如此開闊。

林一孔原沒指望戚周能原諒他,只是盡力去做明知不可為的事而已,誰知這麼簡單就過關了,至於他跟不跟自己友好,這是無關緊要的事,他林一孔由於相貌嚇人,本來就沒有朋友,早就習慣了。有戚周這一席話,林一孔這一套衡山沒有白來。

他興奮地發出一個大大的笑容,伸出盡是骨頭的大拇指讚歎:“戚郎真是不凡,果然仙風道骨。”

鳳芯也撫著胸感嘆:“你們能和好真是太好了,我也鬆了大大的一口氣。”

戚周深深地看了一眼鳳芯,沒有理會他們的讚譽,反問道:“你們呢?怎麼想著過來看我?一定是有事吧?鳳芯不是去執掌黃山派了?”

鳳芯發現自己有些尷尬,掠了下耳邊的發,目光垂下,乾笑了一聲說:“是,這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我也想找人聊聊,於是就找了來,有時候,很想跟你聊天。”

戚周像被定住一般,目光異樣地盯緊她。這是在說,他在她的心目中地位很重要嗎?

林一孔因了結了心中的一個大石塊,現在興致高昂,代答道:“鳳芯執掌黃山派,給他們的弟子定下了規矩,懲罰了一些人,還廢了兩人武功,發現這中間有梁羽虹牽扯著,又打聽到梁羽虹霸住了竹笛公子九華山的舊居,於是把黃山的事物都委託給了劉青雲,趕去九華山想除掉梁羽虹。”

“藍飛、竹笛公子也去了,梁羽虹利用玉蝴蝶的聲望糾結一批武林中人,把九華山搞得烏煙瘴氣。我們打了起來,結果還是被她逃走了,不過也不是沒收穫,鳳芯把玉蝴蝶收了回來。然後她就想到衡山來找你聊聊。”

“原來,你們已經跟梁羽虹又鬥了一場?鳳芯告訴我你們在伏牛山與梁羽虹相鬥的場面,我都緊張死了,實在太驚險。鳳芯,我不希望你出事,梁羽虹太狡猾,難對付,以後你就不要跟她碰面了可以嗎?”戚周似乎驚魂未定地望著鳳芯,有些祈求的意思。他輕易不求人,而現在的祈求也只是為了鳳芯的安全,她怎能不動容。

“戚周,謝謝你這麼關心我,只是,難道我們要對梁羽虹退縮嗎?即使我躲著她,她也會選擇合適的機會尋上門來的。不過你放心,她雖很強,我們也不弱,總要設法除掉她才能讓大家都平安。”鳳芯不知不覺中,對戚周已經親近了一些,沒有再稱呼他戚郎。

戚周知道不可能勸得動她,也只好說:“要十分小心才好。”

鳳芯點點頭:“我知道。”

“鳳芯,你跟—竹笛公子已經和好了嗎?”戚周目光有些閃爍,問此話時沒有看她。聽著他們合力對付梁羽虹的事,戚周有些酸意湧上來。

“咳,如果鳳恩人跟竹笛公子完全和好,恐怕她就捨不得離開心上人到你這裡來了。”又是林一孔搶答。鳳芯很有些窘迫,白了他一眼:“鬼頭!”

林一孔知趣閉嘴。戚周垂頭玩弄著茶杯,沒有言語。她仔細觀察了戚週一番,小心探求道:“戚周,我觀你似有悲意,已清瘦了不少,有什麼為難事嗎?”

戚周眸光一暗,調過了臉去,悲聲道:“賀監已於去年仙逝。”只這一聲便喉頭哽咽,說不下去,端起茶杯來以寬袖遮面而飲,作為掩飾。

鳳芯也是心中一緊,賀監是個生性曠達善談笑之人,與戚白有一比。鳳芯雖與他只有一面之緣,還是記住了他,對他頗有好感,聽說他已仙逝,心中也是無比難過。

林一孔見兩人都是一幅悲慼模樣,不由得出聲道:“戚周,虧你還是修道之人,這麼想不開。人都會有這一天,沒人能躲過,況且賀監時年八十六,也算是高壽了,而且辭官回鄉之時有皇太子與百官相送,還有什麼人能享此殊榮,榮貴一生,沒遇到過什麼大波浪,又以文名達,所以說他這一生也值了。你們兩人看開點,不必如此悲痛的。”

鳳芯抬眸望向戚周,他的眼睫上似有些溼潤,於是輕聲問道:“皇上以前對他的子孫有表示嗎?”

“有,擢其子曾子為會稽郡司馬,賜緋魚,使侍養,幼子亦聽為道士。”戚周淡淡地答。

“這不是他一生最後很榮耀的一段嗎?很完美了,一般的人誰有那麼好命?八十六算是長壽了,還有什麼可悲傷的。”林一孔介面。

戚周再飲了一口茶,其他人也相繼飲茶。再抬起頭時,戚周已經換了一副溫潤的面容,“鬼頭說的有道理,我們不提他了,他現在一定在仙界享福呢,咱們還在人間受苦,該悲苦的似乎應該是咱們。對了鳳芯,外邊有什麼訊息嗎?我在這裡的幾個月,跟外界都沒有聯絡,不知道時局如何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鳳芯神情憂慮,將竹笛公子帶給她關於安祿山的訊息講給戚周聽,戚周大吃一驚,啪地啪案站起,濃眉倒豎,怒道:“安祿山這廝是在玩火!這會惡化大唐的周邊環境。本來大唐就與奚、契丹糾纏了很多年,而此兩蕃一直在突厥與大唐之間搖擺不定,是我們邊境之憂患,大唐於十幾年前方才重創奚、契丹,並於今年三月方遣公主與他們和親重獲太平,這和平是多麼不易,現在才六月,這廝又去攪擾!”

“且嫁與契丹之戚懷節的靜樂公主是皇上的外孫女,嫁與奚之戚延寵的宜芳公主亦是皇上的外孫女,與兩蕃開站,置她們的安危於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