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女隨著孃親一路走來投親,可謂吃了不少的苦,再不願去體會那種飢寒交迫,朝不保夕的生活。

加上當時她投的那一家親出了點狀況,那家人逼她報答恩情,就想著將她許給鎮上一個地主家當如夫人,好得了銀子給那家人週轉一二。

少女一面捨不得跟白日輝之間的感情,一邊又愛著地主家的富貴生活,就慫恿白日輝自己創業。

白日輝不過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闖勁大著呢,便回了家,求了親孃將田地賣了一半,又跟親戚借了老大一筆銀子,到鎮上租了一間小小的鋪子,做了販賣山貨的營生。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能四處走動去收購山貨,讓那少女幫忙看店,前幾個月也算小有收穫。

後來,少女逼得緊了,白日輝便放大手腳,去跟放印子錢的人又借了一筆,往更遠的地方去收那貴重的山貨。

卻不想他收來的一大車山貨,半道上被人給劫了,還把他打了一頓,差點沒去見了閻王。

那劫道的人,還是鹹化鎮保長的兒子,他求助無門只能認栽。

那少女眼看白日輝是沒出息的了,在看護了白日輝半個月後,就捲了鋪子裡的收入不知去向。

為此,白日輝還被孤女投親的那家人狠狠收拾了一頓,將山貨鋪子裡最後的貨物都給繳了。

自那以後,白家就欠下了鉅債,時不時被放印子錢的人上門騷擾,將族裡擾得受不了只得出面還清了印子錢。

白家欠著族裡的銀子,被族裡的人各種壓榨奴役,直到白日輝無意之中見到了小姨蘇豔,用了點手段讓蘇豔非他不嫁。

事實證明,蘇豔確實真心愛慕白日輝,才嫁過去就用嫁妝銀子還清了白家的債務,並且張羅了一家雜貨鋪,著實讓白家過上了一陣好日子。

也虧得當時的蘇家還算有明白人,蘇豔幫著白家還債的時候,蘇家兩個舅子直接讓白日輝跟他娘簽下了借條,鎮上的鋪子更是蘇豔的私人嫁妝。

蘇豔願意拿出收成給白家花用,那就是蘇豔的孝心,別的白家那是半分佔不得便宜。

所幸蘇豔對白日輝是真心的愛護,對白家也是沒話說,甚至對白日輝同母異父的兩個哥哥跟一個姐姐也都關照有加。

若非如此,依著白日輝的渣性,怕是那個女人帶著孩子回來找他的時候,他肯定直接就把蘇豔給休了。

要知道那女人現在好像有些身家,人脈也不錯,想來也不會虧待他白日輝。

先前看著蘇家落難,他們白家確實鬧著休妻,然後把白福全的娘娶回去。後來也不知道是誰將事情捅到了里長那裡,著實發落了他們白家一頓,他們才停歇了那心思。

再後來,他們聽說蘇家的案子平反了,還得了一筆豐厚的賠償,加上蘇家的姻親田家東山再起,在各個衙門都露了臉,得了一個將軍當靠山。

這下白家的人就更是歇了要休蘇豔的心思。

既然不能休妻,那就只能納妾啦。怎麼說都是他孩子的孃親,也是他白日輝真心愛戴的第一個女人,他得負起責任。

總是給自己養大了兒子的女人,他就該給個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