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有些死寂。

死寂中,還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在了這隻黃大仙的心頭。

它的確有些驚異。

它之前,可是親眼見到這個人上了樓,它所佈下的障眼法也生效了,而且就在剛才那一霎那。

這說明,這個傢伙,應該還在那棟樓才對。

可是現在……

“說說吧,你有什麼事,非要纏著這個石榮不放。”

周北平並沒有興趣解釋什麼,只是盯著這隻黃大仙的眼睛。

黃大仙在民間,從古至今,就有著許多的傳說。

民間黃鼠狼信仰的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建廟供奉,家中供奉和請仙附身做法。後兩者也就是東北地區俗稱的“保家仙”和“出馬仙”。

黃鼠狼並不是自己在戰鬥,有“狐黃白柳”四大家仙的說法,分別是狐狸、黃鼠狼、刺蝟、蛇,有時候四門之外還加上灰門鼠),合稱“五大家仙”或“五大門”。

黃鼠狼又被敬稱黃二太爺,在傳說中亦仙亦妖,甚至有時還頗有點淘氣。信徒普遍相信對其尊敬則可保佑家人,若對其不敬則可能招來報復。

報復方式包括將人迷惑導致瘋癲,或夜半到人住處學人說話搞惡作劇等。輕則讓人大病一場,重則使人家破人亡。

那這種小動物是怎麼從呆萌小獸變成萬民景仰的大仙的?

俗語曰,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以田鼠為主食的黃鼠狼因為自己偶爾的不檢點行為得了個偷雞的名聲。

而雞是北方農村最常見的家禽,在農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偷雞,不啻於是向北方農民宣戰,就別怪大家對你沒好印象了。

黃鼠狼機警神秘,晝伏夜出,機智多詐,生性多疑,讓人覺得頗有靈性。兼之其偷雞時兇狠殘暴的形象與平時小巧呆萌的樣子形成強烈反差,難免給人以這個小動物大不一般的印象。

黃鼠狼無法被馴服,卻又會與人的生活產生交集,還會給農民造成財產損失。農民拿他沒辦法,只能透過膜拜供奉來乞求黃二爺。

別總光顧雞舍了,有本事你去豬圈啊!

另一方面,作為鼬科動物的典型代表,黃鼠狼有發達的肛門腺,在遇險時會釋放臭氣。

這一點與另一種民間靈獸狐狸類似,當人們無法對一些自然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時如狐狸和黃鼠狼以體味優勢使用“生物催淚彈”這一不雅的禦敵方式或者蛇靠吐信以探知周邊環境),就會開腦洞想辦法硬去解釋,這些保命和探路的技能就被傳說成控制人精神的惡毒手段。

最後,鼬科動物本身大多穴居,黃鼠狼需要捕鼠更難免會在土裡鑽進鑽出,這就讓一些人認為黃鼠狼會打洞鑽墳,沾染陰氣。這點與黃鼠狼的道友之一刺蝟類似。

這也再次在黃鼠狼身上重疊了靈異印象。

北方漢人與少數民族長期雜居交融,吸取了少數民族傳說和宗教中的部分,也會形成動物崇拜心理。

如清朝信奉薩滿教,相信山川萬物有靈,而靈可附於人體,這就為黃鼠狼附身施法提供了理論依據。

經過人們的一再誤會,黃鼠狼的靈異能力被逐漸豐富,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終於,黃鼠狼的妖仙形象得以完成。

清朝薛福成《庸庵筆記述異物性通靈》記載,“北方人以狐蛇蝟鼠及黃鼠狼五物為財神,民間見此五者,不敢觸犯,故有五顯財神廟”。

由此可見,最晚至清朝,黃鼠狼已經奠定了自己大仙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