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議會(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斯瓦迪亞王國,是卡拉迪亞大陸上最富強的國度,沒有之一。
所有人在向其發起挑戰的時候,都必須三思而後行,那令人頭皮發麻的潛在軍隊數量,不是在和誰開玩笑。諾德人如果不是真的走上了絕路,也不絕會悍然向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發起挑戰。
斯瓦迪亞強大而不可一世的國力,來自於分封和采邑帶來的輝煌——算得上是封建制度的先進性,對各民族半開化階段的碾壓。
國王王冠上沉甸甸的榮譽,由層層森嚴卻內部鬆散的領主體系,繼承自卡拉迪亞的農兵制度,和貴族次子騎士,以及千千萬萬封閉在莊園和農場裡的農民或者農奴共同承擔。
在那個生產力落後的時代,所謂的‘近代’立國之本的商業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流動的商品與資本,是建立在工業產值微乎其微的農業社會之上的——那幾乎只是單純的搬運,在實力的沉積與積累方面,遠不如農業資本的優勢。
繁榮的農業意味著穩定增長的人口、充沛的糧食收入、以及穩固的社會秩序。不喜勿噴,個人見解)在任何一個地主階級統治者看來,商業也許是重要的賺錢工具,但農業一定會是吃飯的那個碗。
雖然有人認為,諾德人簡單卻十分有效的‘領主特權階級)—自由人大多數人)—奴隸少數戰俘及破產倒黴蛋)’社會模式可能更加簡單有效,能夠發動最大的戰爭潛力。
但是,只要諾德人想安定下來,過上頭蓋骨不用拿去當碗使的文明生活,那麼斯瓦迪亞人的社會模式,就是那個時代,各個民族的必然選擇。
這一點,維吉亞人比諾德人先走了很多步,甚至更甚。
在這個終年寒風呼嘯的國度,貴族和平民之間有一堵不可逾越的牆。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維吉亞的貴族和平民不屬於同一個物種。
就像是吃肉的人類和產肉的牲口那般,連線著他們的,只是赤果果的食物鏈條而已。
我們的康斯坦丁·克林頓很早很早就有這樣的認識,童年的時候,這位粗狂的維吉亞漢子,就親眼目睹了無數場如同洗劫般的‘波耶索貢’。
貴族們拿走所有他們想要的——第納爾、糧食、牛羊、布匹、女人、還能被他們看的上眼的馬和狗。稍有反抗,就會被順手帶走腦袋。
所以,康斯坦丁一點也不奇怪,勒拉格行省的農民暴動為何短短一個月就發展到了一千人的規模。那是一座浸染了很久的火山,只是最近才爆發了而已。
這些泥腿子在茂密的雪林裡修築了自己的巢穴,在山洞中鍛造自己的武器,甚至開始控制某些王國軍隊守不住的交通幹線。
那些腦滿腸肥的東方領主們,對付這種聲勢浩大的起義束手無策。很久以來,他們除了吃飯、睡覺、搞女人外,已經不太會什麼了。
東拼西湊的聯軍,被只有他們人數一半的起義農民揮舞著糞叉,攆得雞飛狗跳——除了送裝備和糧食,康斯坦丁不覺得那些盤踞在維吉亞最安逸地區的領主部隊還能有什麼卵用。
亞羅格爾克國王也是被這些領主在貴族議會上施加的壓力弄得焦頭爛額。
這位天生光頭國王,本來花了大價錢用各種辦法恢復了一點的地中海頭髮,直接被重新氣成一個未開墾半球,一連三天,亞羅格爾克見誰都怒氣衝衝的,滿臉晦氣。
別看東方的老傢伙們不僅廢物點心,身上還沒多少油水,但那畢竟是維吉亞最早開拓的土地,與外部的西方領主貴族勢力根深盤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