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狼改(七)
章節報錯
旗手裡米克輕輕放下那面被凍得僵直難以摺疊的軍旗,小心翼翼地用僅有的一隻手臂整理的儘量平整一些。經過近一個月的風吹日曬,那面做工精細的旗幟竟沒有大面積褪色,只是部分有些磨損。
這和武器鍛造是一個道理,一方面是工匠的技術,一方面是後來使用者的養護。
而這面旗幟之所以鮮豔如故,一方面是沃爾夫的顏料調配能力確實一流,另一方面也多虧裡米克的保養。身體不便的同時,裡米克也獲得了大量的空餘時間,他可以專心致志地縫補、重新調色,甚至為此他特意拉下臉去找沃爾夫教他繪畫的基本常識。
每次看到這面旗幟,裡米克總會感到一種油然而生的無奈——一個無人問津的殘廢,一面沒人多看的旗幟,在這黑加侖軍裡裡尷尬地相依為命著。他不能參加訓練,唯一的作用是站在終點線等著跑完越野計程車兵,給他們當終點標誌。或者是在沃爾夫發表演講時給他當背景。
雖然每個諾德士兵都對他致以尊敬的眼神,但裡米克還是覺自己受到了侮辱——他在忘記自己的名字,只記得那個該死的諾德矮子,以及那些與沃爾夫嘻嘻哈哈的中隊長們大聲叫自己:“喂!旗手!”
慢慢的,整個黑加侖軍計程車兵,老老實實的應徵難民兵,瀟灑不羈的海寇,刻板嚴肅的瓦格良青年軍,都學會了,甚至在海斯特堡街上掃雪的大娘都笑眯眯地叫他:“嘿!旗手!”
“該死”裡米克仰天握住自己金黃色的頭髮,平凡且單調缺少表情的臉上揚起一絲苦笑“我居然喜歡……他們叫我旗手了!”
但現在不是分心的時候,裡米克要小心翼翼地守護軍旗,直到那些士兵正式發動攻擊。他有些懷念自己衝鋒在佇列中間的時候了,尤其是和自己的一同入伍的老兄老弟已經開始陸續提拔為班隊長,戴著頂從海寇身上拔下來的、破破爛爛的日耳曼盔,意氣風發地指揮著那些滿臉崇拜的新兵蛋子,裡米克就更加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失落感。
不過他是一個負責的人,實踐終將證明沃爾夫沒有看錯,這個矮子找到了和自己一樣認真執著的人。現在面對至少人數在100人以上、但分佈較分散的海寇老巢,獨臂的旗手盡職盡責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沃爾夫也沒有逃避,這場他自己選擇的戰爭。軍隊需要一場勝利來恢復士氣。
這一次在準備作戰時,沃爾夫把所有計程車兵召集了起來,沒有按照一樣的風格慷慨陳詞,而是讓託曼端著水盆,他照著影子提筆在自己臉上也畫上了一隻大大的烏龜,然後指著這個可笑的塗鴉,對一次又一次目瞪口呆計程車兵們平靜地說:
“如果這一次我們再次失敗,我就在臉上留著這個烏龜死去,你們也是一樣!讓那些海寇在割下我們的頭顱時盡情嘲笑我們——呦!真是群大烏龜!”
里亞斯看著面前聚在一起的幾個代表黑加侖軍最高指揮權的幾個年輕人,個個臉上都頂著一隻大烏龜,尤其以沃爾夫臉上的大烏龜鮮豔無比,堪稱翠色慾滴,一眼就能看出是新畫的。
老人很想放聲大笑,不過看這那些年輕計程車兵和軍官看向沃爾夫的眼神比以往更顯敬畏,弒熊者先生笑不動了,真的感覺自己老了。已經開始變得愚蠢到要臉的程度了。
那些士兵隱藏在寒冷的森林裡,即便是厚厚的皮襖也擋不住凜冽的冬季。但沒有一個人為此抱怨,不是為了所謂的榮譽,也不是出於對奧丁神的信仰而永不後退,而是因為那個指揮他們的人,頂著同樣的風雪、挨著同樣的恥辱標記,與他們一起戰鬥著。
“沒有黑加侖軍的沃爾夫,狗都不是,沒有沃爾夫的黑加侖軍,狗屁不是。”
盧瑟和他的第一中隊慢慢行進在正北方的開闊地帶。三十人按嚴謹的三層盾牆緩慢推進,為首的盧瑟高大但比較幹練,並不是十分英俊,但還說得過去。一雙眼睛始終炯炯有神。他在戰場上總是嚴肅的,活躍的。不同於託曼每次戰鬥都會身先士卒,他會把自己安排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以便在砍人、戰鬥中能及時把握戰機。這也是沃爾夫能放心把軍隊交給他的原因。
其實按照沃爾夫的設計,這些部隊是按照5進位制組織的——每五個人組成一支班隊,其中設一名班隊長;每五支班隊25人)組成一支中隊,另外的四人或五人屬於中隊長親兵,使得實際上一個中隊30人。後面的更大的軍事單位沃爾夫自有計劃,但和這幫文盲半文盲交代太多純屬多費口舌,所以一直處於沒人想知道的機密狀態。
而同樣的軍事單位,也在承擔著不同的義務——比如,盧瑟的第一中隊是絕對的助主力部隊。沃爾夫儘量運用手頭所能支配的能量,集中了十副或新或舊的鎖子甲,全數發給盧瑟的第一中隊。以致不少士兵抱怨,譏笑第一中隊是沃爾夫的‘親兒子’。
他們配備有統一的沃爾夫祖傳臭豆子盾牌,兩根重型標槍,一根堅韌的諾德矛,經沃爾夫反覆演練,確定很適合盾牆使用,以及統一修改配置的戰斧。那些身穿鍊甲也就是鎖子甲)計程車兵們在站在前排,將長矛背在身後。他們身後的二十名士兵身披輕甲,比如廉價些的嵌鐵片皮甲。至少可以保證不被隨隨便便一根箭矢射中腰間奪取生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一道緊密的防線,沃爾夫不要求盧瑟包攬所有的戰線,他對盧瑟和第一中隊的命令如下:“不要求你們把敵人打得一敗塗地,我只要求你們的盾牆能堅持到全軍敗退以後。”
“喂!盧瑟慢些!”打扮拉風的杜瓦克因和他的三十名士兵大步流星地在盧瑟身後跨過雪地“我們不在你身後,你衝個腦袋?”
杜瓦克因的十名青年軍裝備優良,訓練充足,戰鬥暨訓練經驗豐富。選拔的另外二十名戰士也向他們靠攏。這一支部隊沒有長矛,也不裝備斧子,而是和瓦格良戰鬥風格靠攏,標槍被增加到五杆,將斧子換成更加方便靈活的雙刃戰劍,盾牌微略縮小了尺寸,方便近距離格殺。
“我有時真懷疑你是打仗的還是來秀你這身鱗甲的。”盧瑟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杜瓦克因充滿狂野氣息的金髮,順著諾德盔後沿梳了個頗有戰狂氣息的辮子,當然不是滿清阿哥辮,而是諾德人像麥穗一樣排布的藝術家氣息髮型“你們瓦格良人還是要穿著這身鎧甲去救你們的皇帝?”
杜瓦克因咧著嘴,歪著頭反駁:“不不不,盧瑟,我的朋友。你的名字已經很失敗了oser),不要再讓你的戰績更加失敗。”
杜瓦克因的第四中隊是主要的收割者,在戰鬥發起時,他們一般要在命令的安排下,再短時間內將三到四根標槍投擲出去,給目標敵人造成嚴重的打擊創傷。並在第一中隊盯著猛烈進攻的情形下,從側面進行快速近身猛攻,力求配合第一中隊或在第一中隊的配合下,壓碎敵人的防禦陣線。
希爾則在和他的第三中隊森林裡吃雪,作為一個酷酷的獨眼龍海寇,沃爾夫要求他發揮打了就跑的優良傳統,帶領這純粹的三十個幾乎沒有護甲或者只有可憐的皮甲的輕步兵從側翼對敵人左翼進行打擊。他們有長矛,攜帶三根標槍,主要近身武器是斧子。他們的主要訓練傾向,在於速度。
“在海洋上你或許很拿手戰鬥”沃爾夫這麼解釋“但在陸地上,我要求你聽從我的指揮,對敵人薄弱環節進行打擊,能透過急行軍繞道敵人背後更好。”
安度因則老老實實地帶領著第二中隊陪著沃爾夫。這是一支很平凡的部隊,裝備和盾牌都是和第一中隊一樣,只是裝備是清一色的皮甲。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特色,既不是重灌也不是輕裝,遠端攻擊不猛不差,戰鬥力屬於平均狀態,基本很穩定,沒有瘋狂的爆發力也沒有衝刺力,簡直一無是處。
就像安度因一樣,老老實實,毫無存在感。
“頭兒,您需要我做什麼?”沒有存在感並沒有妨礙、打壓安度因的好奇心“我們要在這裡保護您嗎?”
沃爾夫輕笑著搖搖頭:“不,你們現在就出發,跟著我。我們可以讓戰局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喜歡諾德征服請大家收藏:()諾德征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