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由就是想成為玄仙不容易。”燕趙歌輕笑一聲。

“推開仙門之後,每一重境界的提升,都要渡過劫數,一旦渡劫失敗,便是身死道消的下場。”

但也正因為如此,每上升一個臺階,便是另一重天地,不亞於武聖跨越仙凡之隔登仙。

所以王普才有兩重天塹之說。

“武聖登仙,這一重劫數名為仙凡劫。”燕趙歌言道:“真仙到玄仙,也要渡劫,名為無量劫,又稱真玄劫,和仙凡劫一樣,過去了海闊天空新世界,過不去身死道消作灰灰。”

“玄仙將來想要走向更高,同樣也要渡劫數。”

燕趙歌解釋道:“這和修練有關,阿虎你目前距離仙境還遠,所以我以前不曾跟你提過,我輩人間武者修練,乃是煉化真元,而仙境強者,則要吞吐仙氣。”

“仙氣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嚴格說來,仙有五氣,又稱五真。”

“五氣者,分別為正氣,化氣,明氣,戾氣和清氣,都被統稱為仙氣,但也各有不同。”

正氣,這裡所謂“正”者,非正義或者公正之意,而是不動不搖,堅定穩固之氣,代表造化世界不變不動的一面。

化氣,則同正氣相反,乃是靈動流轉、變化不拘之氣,永無常形,永無止歇,代表造化世界變遷轉化的一面。

滄海桑田,造化變遷,總體而言,宇宙寰宇造化天地,始終在發展中不斷前行,不斷變化。

但若無正氣穩固,與化氣拉鋸保持平衡與節奏,而全憑化氣作為,那造化世界自然很快就錯亂不成模樣,快速崩壞瓦解,半路而亡。

明氣,光明曼妙,親善向上之氣,代表造化世界生機勃發,光明美好的一面。

不管是從穩定向變動推移,還是從變化趨於穩定,只要是向積極的一面發展,便是明氣之妙。

戾氣,犯命殺厲,兇劫災厄之氣,代表造化世界崩壞腐朽,步向滅亡的一面。

與明氣相對,不拘於變化還是穩定,而是針對兩者之間遷移造成的效果而言,體現兇惡的一面。

世間戾氣大盛,則災變連綿,禍事不斷,直到最終滅亡。

清氣,中庸平和,動靜之間,好壞之間,如同一切的連線點,中點,又或者支點,也可以說是基礎,調和周轉其他四氣。

“我輩武聖境界的武者,甚至更低層次的武者,同樣可以吞吐仙氣,但也只是吞吐罷了,對我們的修練有大益處,但終究不是根本,而且必須適量,否則身體無法承受。”

燕趙歌言道:“而如果能成功渡過仙凡劫,跨過人仙之隔,推開仙門,那就可以將一身真元,盡數轉化為仙氣。”

“正因為真元化為仙氣,洗練自身,經歷這一過程,在此之後,人間武者的真元,再傷不到仙氣盈身的真仙,無漏之名,便是因此而來。”

“但是,真仙所懷仙氣,只是仙家五氣中的一種,至於哪一種,因人而異,並不一定。”

燕趙歌說著,先豎起一根手指,然而緊跟著豎起第二根:“而真仙如果能成功以第二種仙氣煉化自身,渡過因此而來的真玄劫,便可以兩氣合一,化自身仙氣為仙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