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天地,類似的傳說也有不少。

但都無法驗證真假,昔年佛門對此自然是從不承認的。

燕趙歌昔日在大破滅前的天庭神宮藏書閣裡雖然博覽群書,知道許多密辛,但關於封神紀元後,多寶道人的下落,也不清楚。

只是,今天看宗元觀裡一些文獻記載,尤其是元康道人留下的筆記,燕趙歌留意到一個細節。

雖然只是只言片語,但按照元康道人的說法,他是封神紀元後,才拜入多寶天尊門下。

如果元康道人所知為真,所言為真,那麼透露出兩個資訊。

封神一戰後,多寶天尊沒有隕落,至少並沒有因為那一戰而在短時間內隕落。

此外,多寶化佛一事,在這方天地,未必為真。

只是這位道門歷史上有數的大天尊,現在的生死下落,實在不明。

那一場大破滅裡,也沒聽聞有多寶天尊現身的訊息。

封神一戰,上清一脈元氣大傷,傳聞中靈寶天尊座下諸弟子,僅有一位無當聖母安然脫身。

此後歲月裡,上清嫡傳,基本上都出自無當聖母這一脈傳承,不論是大破滅前,還是大破滅後。

碧遊天一脈,向上追根溯源,也是出自無當聖母傳承。

燕趙歌修練天庭神宮藏書閣裡收藏的絕仙劍,則是源於昔年封神一戰後投身天庭的上清門人。

“多寶天尊……”燕趙歌放下文獻,心中一邊思量,一邊又看向眼前一座座排位。

半晌後,他向著宗祠拱了拱手,走出來,在道觀其他地方遊蕩。

觀中倒斃的骸骨,以及觀中弟子居住潛修的地方,是他重點搜尋的目標。

在一間靜室裡,燕趙歌有了收獲。

那是一隻傳功玉簡,這玩意燕趙歌不陌生,裡面可以儲存秘籍典藏。

感受這件靜室中兇戾的劍意,燕趙歌知道這裡是某個宗元觀弟子生前練功的地方。

這玉簡裡,多半有他想要的東西。

“誅仙陣圖我不指望了,只希望不要是絕仙劍經和陷仙劍經這兩門我已經有的絕學就行。”

燕趙歌心裡一邊嘀咕,一邊將自身真元注入其中。

他並不著急,而是盤膝坐地,慢慢揣摩。

這玉簡的時間太久了,又經過大破滅波及,一個不慎,就會直接損壞。

弄不壞,想要將裡面的東西取出來,也是一個難度很大的事情。

為什麼大破滅後人們發掘遺跡,得到的武學絕大多數都是殘篇?

時間久遠,許多記載武學傳承的載體,損壞缺失,是一大主要原因。

這不是光靠發掘者小心就能避免的問題。

燕趙歌不想要殘本,所以要慢慢打磨,獲取玉簡中記載的東西。

這要結合此地殘存的氣息意境相助,方才有更大希望。

所以不能直接把玉簡帶走了事。

他對此早有預見,所以才直接吩咐阿虎守在前殿,隨時阻擋可能進來的其他人。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前殿中本來百無聊賴的阿虎,注視著那香案上的黃巾朱符,心中猛然一動:“又有人要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