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野棒槌精(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叔給我把身上的鬼弄走後,我倆又開著陰陽眼把別墅裡的房間挨個搜查了遍。
等我們這邊完事後,老周的情緒也穩定下來了。
沒了那鬼附在我身上,老周再瞧我也是我本來的模樣了,不由得滿是愧疚的對我說道:“老劉,早上那事你別放心上,我......”
“這有啥的,沒事。”
老周點了下頭,“嗯”了一聲。
由於鬼吸收的是人身上的精元氣,於是我開口跟老周說道:“這兩天你熬點人參湯啥的補補,你瞅你現在身子都快虛成啥樣了。”
老周苦惱道:“喝著呢,每天都喝,但沒啥用,每天還是沒勁。”
徐神棍聽到後,扭過頭去問周叔,“周老兄,您家孩子服用的人參應該是西洋參吧。”
“嗯嗯,我們商廈那邊就賣精裝禮盒的西洋參,每次進來貨,我都會讓樓層經理給我留些,然後拿回家給周正補補。”
徐神棍笑了笑,接著說道:“周老兄,這西洋參還是別讓您家孩子吃了,補不了多少氣血,還是去市面上討點野山參來吃吧。”
周叔疑惑道:“不能吧,我們進的這西洋參可都是高檔貨阿。”
徐神棍搖頭道:“您進的西洋參興許是好貨,但這西洋參只是打著個人參的名號,它真正的藥用價值其實是益肺陰,清虛火,補人精血還是得靠野山參。”
周叔也不差錢,知道為啥後,就給自己的司機打去了電話,吩咐他去市面上討點野山參來。
因為李叔是今天晚上行法事,所以吃過了飯後,除了周叔去料理商廈的事外,餘下的人全都堆在了客廳。
徐神棍見我們無聊,便藉著剛才人參的茬子,講了個明末清初的故事。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這三寶在長白山山脈裡,烏蘇裡江、鴨綠江沿岸都有出産的,但以吉,遼兩省所産為最多,質量也最好。
三寶裡面是當屬“人參”最有名氣,在“本草”之中是上上品的補氣補血中藥材,被譽為“百草之王”。
有意思的是,“百草之王”還不是最最珍貴的,在它上面還有個“百草之皇”,那這“百草之皇”是個啥玩意呢?說白了也是人參,但這個人參和一般的人參不一樣,它除了“人參”這個名字外,還有個別號,叫“野棒槌精”。
凡是能稱得上野棒槌精的人參,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第一個它得是千年以上的野山參,第二個是它在深山老林裡通了靈竅,能幻化成人形,有頭,有雙手、雙腿,也有胖胖的身體,而且還能遁地跑。
這野棒槌精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一些想著發大財的人便跑到長白山老林子裡趕山挖野棒槌精的,可往往都是野棒槌精沒挖到,人被豺狼虎豹叼了去,而真正挖到過野棒槌精的,只有那麼一個人。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東北的地界上有一大戶人家的老爺染了疾,天天咳血,成天臉白的跟個紙似得,大夫給看了後,就撂下一句話,“這世上能救您家老爺的,怕是隻有在長白山老林裡的野棒槌精了。”
於是,這大戶人家當天就發了訊息,誰若是能把野棒槌精抓來,願將家財奉半。
這訊息一出,可把那些成天藏山裡,趕山挖棒槌的人給驚到了,這大戶人家一半的家財,那可是他們連挖多少輩子的人參都換不來的。
在趕山挖棒槌的人裡面,有位姓趙名海山的小夥,他知道這訊息後,便夥同幾個好友要上山抓野棒槌精去了。
不過臨上山前,趙海山他們還有件事要做,要祭拜山神和一位趕山挖參殉難的先民,人稱“老把頭”。
這山神不用說,就是土地爺,反正那時的人們有神就拜,以求有好運氣,避災免禍。
至於那位“老把頭”,傳說是一個關東人,早年離鄉背井,隻身上了長白山去趕山挖參。
可由於山高林密,荒無人煙,缺乏經驗,山路不熟,迷途餓死了。
臨死前他在樹皮上留下了遺言,自述身世道,“家住萊陽本姓孫,漂洋過海來挖參。三天吃個喇喇蛄,你說傷心不傷心……”
他死後仍冤魂不散,於是化為一隻“棒槌鳥”,以人參果為食,並不斷地鳴叫“棒槌!棒槌!”。
人們說,那是“老把頭”在為趕山的人們引路呢。
所以哪裡有“棒槌鳥”,哪裡就有人參。於是那些挖參心切的人們,就把那位姓孫的先民視為神仙了。
拜了山神和老把頭後,趙海山便提著開山斧和趕山棍鑽進了長白山裡。
趙海山一行人自打鑽進了長白山後,那個個的兩隻眼睛是不敢稍有遛神,要分開每一棵草,檢視每一寸的土地,每天還要擔心野獸出沒,還要與蚊蟲相伴。
四五天過去了,野棒槌精沒找到,糧食倒是快吃個幹淨了。
趙海山估摸著這趟是尋不到了,便想著下山買點糧食,改日再來。
他這邊正想著,突然有人喊了聲,“野棒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