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席上的幾個裁判不斷地發出贊嘆之聲。

大都是什麼,“專業”、“優雅”、“嚴瑾”等形容詞。

巧的是這兩個島國人都是用的島國抹茶道。

島國茶道分為抹茶道和煎茶道。

但是通常在島國,說茶道都是指的抹茶道。因為抹茶道的歷史更加悠久,對島國人來說更加正統。

島國的抹茶道有些像華夏早期的飲茶方式。

大多會將茶葉碾碎成茶粉,這是華夏早期的飲茶方式。

後來華夏逐漸發展成烹製茶葉來飲茶,摒棄了茶粉的飲茶方式。

和島國正襟危坐的烹茶方式不同。

一旁的薛衣手法更加幹淨利落,高雅中帶著一股隨性。

陳爾看了眼,便微微有些驚訝。

從薛衣的茶具和材料上來看,他烹製的這碗茶頗有些魏晉的風味。

魏晉時期,華夏人也飲茶。但是多流行於寺廟的僧人和一些上流士族之間。

普通人是不飲茶的。

在唐朝中後期之前,茶大多時候還是作為一種藥。

而喝茶也是一種十分高雅的活動,上流社會中也只有追求高雅的人才會飲茶。

所以那時候的茶和後來的茶差別很大。

宋代之前的華夏人,喜歡在茶裡放很多的東西,其重口程度比之前陳爾泡製的黑暗料理茶還要可怕。

為了調味,那時候的人會在茶裡放香料、鹽、蜜餞、燻肉、一些益氣的藥材,甚至是動物的油脂。

一碗下去,濃得讓人想洗嘴。

不過辛好薛衣只是用了那時候的烹茶手法,而沒有選擇那種真正的黑暗料理茶種,否則以裁判們那麼大的年齡看來,他們恐怕連一口都喝不了。

於是陳爾也開始行動了。

他從竹簍裡取出了三隻切割好的竹筒,大概有一隻普通的水杯一半高。

分別放好在一旁。

然後又取出了之前比賽時剩下的山泉水,幸好剩的還多,不然這回決賽也不知道還能去哪裡取水。

在山泉水煮沸的過程中,陳爾就取出了烹茶的重頭戲。

一堆粉白色的辛夷花瓣。

辛夷花又名望春花,每年春天開放,這個時候的辛夷已經是花期快盡,所以開得格外嬌豔美麗。

辛夷花可以直接食用花瓣,或者用來燻茶。

辛夷花香清雅,氣味溫和持久,香中帶著微甜,吃起來有極淡的甜味,過後稍微回一點酸。

可以說是十分可口。

所以陳爾選擇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