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層,驅物。

第二層,控魂。

至於第三層,卻是誰也看不懂。

因為這本功法只是個殘本,第三層的功法早就不知在什麼時候遺失了,既然不存在,自然不會有人看得懂。

拿到這本秘法,青丘竟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奶奶教育他的畫面。

當時,她奶奶也是教他吹笛子;

他還記得那時候,他的奶奶的張彩雲正在忙著做食,是的,她很愛這個家,雖然年輕時總是和趙海吵架,甚是離家出走。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的關係不好,相反,時至今日,他們的感情更加堅固,仿若一杯酒,愈久彌香。

對於張彩雲來說,最幸福的事情便是看著一家人幸福的吃著自己做的食物,所以每次做飯,她都特別的用心,每味材料放多少,每種食物熬練多長時間,她都有過仔細的研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時清晨,初入寒冬的清晨,總是微寒。

如果你站在窗頭,你會看到那些青翠的樹上已沾染上了一層白色的霜,屋簷一腳的瓦片上不知何時也凝結成冰絲。

年豐一過,初冬來落。

只不過今年冬天卻來的很急,很冷。在這樣的一個冬天,或許最幸福的事便是可以坐在溫暖的屋子裡,喝著熱乎乎的湯。

而此刻,青丘一家人就是如此,他們坐在依舊的餐桌上,青丘抱著一大桶熱乎乎的食物,香味瀰漫。一晚上的不停修煉,青丘早已餓的不行了,這時哪還管它好不好吃,只顧風捲殘雲般的吞嚥著。

張彩雲溫柔的看著,高興的看著,在她心中,又有什麼會比孫子喜歡吃自己飯菜更幸福的事呢?

愛的偉大,或許就是這樣,母愛,慈愛……它們就是那麼純粹。不求回報,只是一味地付出。

飯後,張彩雲奶奶收拾好飯具後,便坐在了那個寬廣的椅子上。陽光灑落,融了絲霜,映其臉龐。青丘跑了過去,撲進了張彩雲的懷抱,便直接囔囔著說想要學習吹音樂。

張彩雲反手抱著快要五歲的青丘,那依舊稚嫩的臉龐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些許堅毅,暗自嘆息。

張彩雲用她那粗糙的雙手輕撫著懷中的青丘,滿懷著慈祥的笑。

對於奶奶來說,孫子的要求她根本不會考慮太多,只要對他沒有危害,就算讓自己去摘星星也義無反顧,所以至此,青丘的豎笛文藝之路開始了……

張彩雲讓青丘坐好後,從她的臥室拿出了二個豎笛,一紫一白。

將白色豎笛遞給青丘後,坐了下來,講到了關於笛子的起源:“笛子的起源非常古老,關於笛的起源問題,已不能詳考。笛這一管樂器的來歷,說法有很多,不過更多的是傾向於胡。”

“《長笛賦》中說是出自羌,本四孔,京房加一孔。《說文》在詮釋“笛”字時又說:“笛,七孔篇,羌笛三孔。”《樂府雜錄》的記載更乾脆:“笛,羌樂也。”杜佑的《通典》中也有“漢靈好胡笛”的記錄......青丘雖然表面上靜靜的聽著,但他心中卻是微起波瀾,從沒想到一個樂器還會有這麼多的故事。”看書溂

張彩雲接著說道:“豎笛的門道很多很多,如果沒有人指導,很難學通。而我有如此成就,全是因為偶然撿到到一本漢靈君的學笛心得而已。當提到漢靈君江離時,便是張彩雲眼中也不由崇拜之色。”

“漢靈,可一說不僅是一個名字,更多的一個神話。五歲學武,十歲敗家族年輕一代。二十歲尋武林無敵手。轉而學笛,三年編曲,五年為師。十年後笛術圓滿,創出新流派,無人出其右。”

“什麼?”如果說之前青丘是心中微起波瀾,那麼現在就是震驚了,張彩雲的笛術若說第二,誰堪第一?然而竟只是一本心得,成就了張彩雲的笛術?

看到青丘的表情,張彩雲似已料到,不過也不願再多說什麼,轉移話題道:“笛術的練習,不像修道等級明確,不過漫長的歲月,再到最後海靈君的創進,大概可分為三個範圍:初級基本就是掌握正確的吹奏方法和簡單的吹奏技巧中級:完善吹奏技巧,學會將情感用音符表達。”

“高階就要做到自譜自吹,隨心自由,笛到曲成。”

“隨心自由,笛到曲成,好灑脫的境界。”青丘也是不由的心中嚮往,憧憬在想象的世界中。

張彩雲看到呆滯的青丘,裝作板著臉,打斷了他:“不要好高騖遠,今天我就先教你簡單的吹奏技巧和吹奏方法。”

“左上,右下,口圓、氣緩,手摁嚴,單吐音,上弧線,氣要連,高變扁,氣要急。”

張彩雲接著道:“這是學習笛術的順口溜,別看這短短二十六個字,卻是將持笛、摁孔、含笛嘴、呼吸、單吐、連音等眾多基本功的做法詮釋出來。”

青丘疑惑的喃喃道:“左上,右下,口圓、氣緩……”

喜歡網遊之洪荒劍神請大家收藏:()網遊之洪荒劍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