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無卿道:“父王,今天這件事,您怎麼看?”

楚王深深的嘆了一口氣道:“父皇他一向待十九弟最為親厚,十九弟肯出面為皇長孫做證,多半是父皇並不想動皇長孫,所謂審訊,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君無卿皺眉,太妃和父皇設計的這一切,看來並不能扳倒君無心。若工論起來,此事還要怪君澤語,要不是他橫插一腳,君無心自己無法為自己辯解,到最後,至少會惹的皇上不滿,殺一殺君無心的風頭,也降一降太子派計程車氣。

現在這種情況,皇上雖然還將君無心留在宮中,但是已洗脫了嫌疑,放他出來不過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太子派並不會因此面承受什麼損失。可他這邊就不同了,萬一皇上查出什麼線索,他以後就再也沒翻身的機會了,思及此,他問道:“父王,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搶先一步找到線索,查出刺殺太妃的“真兇”。就算這把火燒不到皇長孫身上,也絕不能燒到我們身上。”楚王背了手,望向窗外,聲音帶著疲憊。

君無卿不甘的道:“那就這樣算了?太妃她,豈不白死了?”

楚王道:“不算了又能怎麼樣?父王知道你不甘心,父王也不甘心啊!不過你放心,只要太子一天沒登上皇位,我們就還有機會,你先去把眼前的事處理了吧,以後的事,來日方長,我們再另做打算。”

“是”

君無卿應承下來,離開了書房。

皇宮之中,皇上下令徹查太妃之事以後,禁衛軍稽查司的人,查到了一條線索,指向太妃宮中負責警衛的一名侍衛,經過多方查證,太妃之案,乃是這名侍衛所為。

侍衛心胸狹窄,一直對太妃不滿,趁皇族祭祀皇陵之際,偷偷的潛入太妃的宮中,行刺太妃。

禁衛軍的人,將此論斷呈到皇上面前。

皇上深知此事決不可能這麼簡單,但也不能總懸而不決,因些,只能先了結了再說。皇上又親自審了一回,侍衛對刺殺太妃的事,供認不諱,皇上便下了詔令:此人罪大惡極,擇日處斬。

君無卿並不知道皇上有沒有信這件事,但事情了結了,對大家都有好處。

君無心洗刷的冤屈,皇上派人把他送回到了太子府中。

太妃案處理完了之後,皇上宣佈:太妃一生操勞,死了卻不得善終,朕心甚感歉疚。失去了太妃,是國之不幸,舉國同哀。為了表達對太妃的敬意,朕決定追封太妃為“護國皇太妃”。

此舉一出,朝堂震蕩。皇上這是要偏愛太子啊,還是偏愛楚王?按理說,太妃是屬於楚王一派的,皇上追封太妃,應該是偏愛楚王的。但是太妃已經死了,再封也沒什麼用了啊!

經過這個事,君無卿心裡也明白,皇上這樣做不過是在群臣面前做做樣子,在他心裡,還是偏向皇上孫的。

君無心這幾日心裡一直惦念著蘇靈羽,不知道這些日子蘇靈羽過的怎麼樣,她這個不安分的主兒,是不是又闖禍了?有沒有按時吃飯?是否也如同爺這般思念著爺呢?君無心一想到這些,更加馬不停蹄的往太子府趕。

回到府上君無心便召瞭如風問了蘇靈羽這段時間的狀況,雖說早已得知蘇靈羽違背自己的命令,擅自跟君澤語走了,但是一想到這些君無心直感覺怒火直沖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