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敬神(第1/6頁)
章節報錯
見此,一直坐在邊上抽著旱菸的一老大爺,看了眼方陽後。
砰砰砰~!
他拿著手中的菸斗,在祠堂大門門檻上敲擊幾下,將菸斗裡的灰燼給清空,起身,衝方陽拱手笑道:“道長,您隨老兒前來一觀!”
“哦~!”
眉頭一挑,起身,方陽跟著這老大爺走進祠堂,到得那神龕前的供桌旁。
站定,老大爺笑了笑,伸手,一邊將供桌上的紅布掀開,一邊衝方陽著:“我們聯絡娘娘,全都靠這乩頭!平常有事,只需找人扶著乩頭,點燃清香黃紙,娘娘就能知道,自會降臨解難!”
點點頭。
看著供桌上,原本被紅布蓋著的乩頭,方陽心中明瞭,原來這所謂的聯絡娘娘,用的乃是扶乩之法
這扶乩之法,古時就有,多用於與鬼神交流,且形式多種多樣。
多人拿著扶乩之物,或是筆、簸箕……多將其置於沙地,便於書寫,然後請來鬼神,詢疑答惑。
鬼神會附於扶乩之物上,在沙地書寫,回答所問的問題。
當然,這是比較常見的,還有一些扶乩是在木桌上書寫,或是在水面上書寫,不一而足。
由於扶乩之法,充滿了神秘之感,且使用行之方便,故此經久不衰。
扶乩是很常見的一種請神之法,比如現代有些人玩的碟仙、筆仙就是扶乩演化而來,只不過這兩樣請的都是孤魂野鬼,而非是庭正神,俗話請神容易送神難,請來了孤魂野鬼,要是不能很好的送走,那後果就要自己承受了。
而看著眼前的乩頭,方陽知道這所謂的娘娘肯定不可能是什麼正神,必是不知道哪兒來的鬼物或是精怪,假扮神靈,矇騙村民。
至於這假扮神靈之物,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目的方陽現在還不知道,卻還要打探一番才能確定。
另外,這神龕中牌位上所書之字,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只見。
在那紅木金邊的牌位上,用金粉寫著‘黃六娘娘尊位’六個大字。
光看這名號,便可知這所謂的‘黃六娘娘’肯定不是什麼正統神靈,這名號方陽是聽都沒聽過,且就算這‘黃六娘娘’是正統神靈,也不會是這種樣式的牌位。
因為,一般神靈都是有封號的,不會如此簡單,只書自身名號。
目光自牌位上移開,看向乩頭。
只見,這乩頭灰黑一片,油光發亮,一見,方陽便知其乃是由桃木製成。
這種桃木扶乩之法,已經算的上是一種比較高階的扶乩之法了,因為桃木算是一種靈木,可以使得扶乩更容易完成,可以更清晰的表明扶乩之物的意思。
但又因為桃木有驅邪避兇的能力,故此,一般鬼物邪物根本就不敢觸碰桃木,更別是用桃木來扶乩。
由此可知,這假扮神靈之物,道行不低。
不然,它絕不可能使用這種扶乩之法。
再看這乩頭,只見,整個乩頭呈一個‘人’字狀,是由一樹木的整體枝杈製成,這樣扶乩的時候,下邊的兩根枝杈各由一人握著,而在兩根枝杈的交接處往前,大概多出15厘米左右長的一段。
在這多出的一段中間背面,垂直按上一根10厘米左右長短,4厘米左右粗細的圓柱桃木。
這樣,扶乩的時候,一人握住一根枝杈,將這垂直按上去的圓柱桃木一端置於桌面,便可以順利書寫了。
“那你們一般什麼時候扶乩請娘娘一次?”
明白村民是用扶乩之法請神後,方陽看向一旁的老大爺,笑著問道。
“這個不準!”
老大爺聞言,一邊用紅布心的蓋上乩頭,一邊道,“平常有事,我們隨時就開堂,請娘娘解難。若是無事的話,每逢初一十五,我們按規矩開堂,詢問一些事情!當然,要是其他人慕名而來,有事求娘娘我們也會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