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朝會(第1/4頁)
章節報錯
七俠鎮。
白展堂瞎胡鬧的在辦雞王爭霸賽。
而遠在千里之外,早時的京城,常朝正式開始。
本朝的朝會分為三種,分別是大朝,朔望朝,常朝。
大朝,只在正旦,冬至,萬壽節舉行,其性質是百官向皇帝朝賀,屬於禮節性的,規模較大,皇極殿舉行。
朔望朝,每月的初一,十五舉行,其性質如同大朝,也在皇極殿舉行,只是朝賀,不討論政事。
常朝,即一般百姓所說的早朝,其實,常朝除了早朝還有午朝,晚朝但因為並不是常態化,故此,一般常朝都指早朝,在皇極門舉行,處理政事。
一旦舉行朝會。
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有上朝的義務,凡是來京述職的外省官員也必須上朝。
朝廷靠著牙牌和注籍,來進行上朝管理,牙牌只發給在京官員,用於出入皇城,牙牌管理十分嚴格,丟失或者是損壞牙牌都要受到處罰。
牙牌字號,公、侯、伯以勳字,駙馬都尉以親字、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樂字、入內宮以宮字。
大內森嚴,“無牌不許擅人”,宮廷門衛認牌不認人。
注籍,就是簽到表,在京衙門各置辦一冊,寫官員職銜姓名,送東西長安門,每天早上有吏員從長安門領門籍,按照官員出入情況予以填寫,六科可以透過這個查到官員的早朝情況,對於失朝的予以彈劾。
上朝時間,“昧爽”時,即天剛剛破曉之時。
百官入朝由午門進入,午門有五道門,從前面看似乎只有三道門,實際上還有兩道不易被人發現的左,右掖門。
其中中間的那道門為御道,只有皇帝能從此出入,御道兩邊的左,右兩闕供當值的將軍,校尉等保衛依仗人員進出。
至於文武兩班官員分別由離御道更遠一點的左,右掖門進入。
午門上的樓名‘五鳳’,設立鐘鼓,由宦官掌管。
此時。
樓上的一年輕內侍抬起鼓槌,使出吃奶的力氣,敲了三下。
‘咚咚咚~!’
鼓響三聲。
第三通鼓聲響起後。
‘咯吱~!’
左右兩闕門開起,官軍旗校先進入擺列儀仗。
過了一會兒,待鳴鐘之聲響起。
立於左側文官之首的李庭,微微整了整衣冠,抬步上前,帶領著身後列好隊伍的內閣閣老,六部尚書、侍郎,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左右副督御史、左右僉督御史、十三道監察御史,六科給事中,大理寺,通政司等各官員,以及地方上回京的諸位巡撫、布政使,提刑按察使、知府等一大群文官,自左掖門進入。
而右邊的武官之首,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太保,右柱國張老公爵,帶領其後的諸位勳爵,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各都督同知,都督僉事,五軍斷事官,以及各地方來京的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總兵等一大批武官,自右掖門進入。
文武官員進入午門之後,先在金水橋南按照品級站好隊伍,待鳴鞭過後,按次序過橋,直到皇極門丹陛之前,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兩隊相對而立,站在御道兩旁。
等待皇帝到來。
皇帝的座位設在皇極殿廊內正中,稱之為金臺。
李庭和張老公爺帶著文武百官,站於御道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