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長生年輕力壯的,一些差事交給他去做在合適不過了。

他明白皇上的用意,強行把鄭長生塞進來,這是在給鄭長生一個出頭的機會。

透過給太子治喪,向所有的朝臣們發出一個訊號:皇上是要大大的重用他了。

汪廣洋看到鄭長生來了,才算是長出了一口氣:“雨濃你可算是來了,你再不來老夫就要累趴下了。”

“汪大人您吩咐吧,皇上命我來就是聽吆喝的。”

“嗯,宋先生剛剛哭暈過去了,就我一人主事,忙東忙不了西。這樣,你趕緊組織人給太子寫祭文。

詹士府的幕僚你隨便呼叫,我還要查驗太子殮服制作之事。

咱們兵分兩路,另外,太子妃和皇太孫殿下那邊,你也要關照一下。

太子妃已經暈厥數次,不能再出問題了。

皇太孫年幼,雖然有人在身邊提點,但你畢竟是他的老師,指點起來也更方便一些不是。

總之,皇上把差事交給我們了,我們一定要辦的漂漂亮亮的,不能給內閣丟臉。”

汪廣洋把‘內閣’二字說的比較重。

鄭長生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心中不禁暗暗的咂舌不已:“內閣真的要提前走上歷史的前臺了。”

當初老朱聽取他的意見廢除丞相制度,實行六部負責制。

這雖然大大加強了皇權,但是沒有宰相之位了,那麼所有的事情都壓到皇帝身上了,那麼他就會很辛苦。

不過呢,咱們的重八兄弟非常刻苦勤奮,什麼活都能抗,幾乎是大事小事一把抓。

而且乾的還挺好。

但是到了他的子孫手裡就不行了,感覺皇帝這個工作就不是人乾的事情。

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朱重八一樣那麼充沛的精力。

事情幹不過來怎麼辦?又不能設立丞相,在不違反祖制的情況下就搞出了內閣這個機構。

為了防止內閣的人權利過大就只給一個五品的職位,後來發現五品的官要去管一、二、三、四品的大爺們難度太大。

到了明仁宗朱高枳這裡就運作不下去了,明仁宗充分發揮思維,既然內閣職位不能超過五品,不違反祖制的情況下讓他們兼職總可以吧!

那麼就有了內閣大臣兼職吏部侍郎人事部最大的官,無論哪個朝代管人事的都牛,想升你就升你,想罷免你就罷免你),

禮部,戶部幾個部門的主管都被他們兼任了,現在就好管理其它官員了。

再到後期發展,發現內閣實在太牛了,皇帝拿他們沒有辦法。

皇帝想幹個什麼,內閣不同意直接封退沒商量。

這個時候皇權被撼動了,皇帝就想了個對策,把太監拉進來。

明宣宗開始對太監進行知識教育,把太監拉進他們的權利角逐中。

內閣把持票擬和封退的權利,太監把持著批紅紅色的硃批)。

只有這兩樣都過了才可以實行。

洪武朝的內閣,只不過是鄭長生給老朱出的一個安置德高望重的功勳之臣的點子,好收回他們手裡的權利。

給他們極盡尊榮,可是卻沒有了實權。

這對加強皇權是有利的。

但是,現在老朱要讓內閣走上前臺,這可是大出鄭長生的意料之外的。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