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沐英的思想轉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將軍沐英統兵二十萬直逼西京城下,這麼多年他受老朱的囑託,一直在為南征做著準備。
元朝在華夏大陸南端的最後一塊國土雲南盤踞著,成不死之勢。
時不時的跟大明的軍隊有所交鋒,互有勝負。
雲南地處西南,據險而守,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大明的軍隊幾度征伐都鎩羽而歸,這讓老朱頗為頭疼。
不過也激起了老朱的鬥志,一邊讓前線將士固守待命,一邊開始有針對性的練兵。
而沐英就是這個託付大任的人選。
二十萬大軍的訓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這次應高麗王所請,協助平亂,也算是小試牛刀吧。
是以,沐英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從鴨綠江畔一直打到李成桂的老巢西京城,一路是攻城略地戰無不勝。
很是激發了他的鬥志。
同時,他麾下的這些戰兵,也得到了歷練,戰力大增。
現在的情況是,他和鄭長生的部隊,南北夾擊,把李成桂死死的卡住,已成甕中捉鱉之勢。
李成桂經營多年的老巢,重兵防守。
據錦衣衛分享的情報,城內光是戰兵都有五萬之多,還不算輔兵和可以隨時徵招的民夫青壯,要是全部武裝起來的話,可以瞬間聚集二十萬之眾。
這情況可不容小覷啊。
是以,沐英從一開始,試探性的攻擊了一波後,就沒有組織大規模的攻城戰。
李成桂的戰兵戰力驚人,只一波攻擊,他就折損了一千多人。
他手下的這些戰兵可是給南征準備的,從出發到現在,已經摺損了八千多人了。
二十萬折損一萬兩千多人,單純的從數字上來看的話,不算什麼。
但是這一萬兩千多的數字可是有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啊。
這麼一想的話,細思極恐啊。
一萬兩千人,就有一萬兩千個家庭失去了兒子、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父親。
戰爭還真不是能隨意輕啟的。
戰端一開,無論勝負,總有傷亡。
雖然說一將功成萬骨枯,但是沐英的心還沒有到連八千人都視若無睹的地步。
都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就一個小小的高麗李成桂就已經讓他損兵折將了,要是對戰兇悍的蒙元鐵騎呢?恐怕折損還會更多。
不行,得給皇上好好的講講了,抓緊給自己配備火器部隊。
冷兵器靠著人命往上填這總就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沒有和鄭長生的對比,他也不會有這個想法。
都是冷兵器,靠的就是謀略、戰術,靠的就是戰士的勇武。
可是情報分享裡說的,鄭長生的五千純火器部隊攻城拔寨傷亡幾乎可以不計。
雖然有傷員,但是那是槍管炸膛自己傷的,沒有一個是跟敵人戰鬥中傷亡的。
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
還有,錦衣衛分享過來的情報是那麼的詳細,甚至就連城中士兵幾點吃飯,幾點換崗,每一個崗有多少人都提供的面面俱到。
他不禁想起之前跟皇上的一次交談,其中就涉及到永和伯鄭長生的話題。
皇上說,永和伯鄭長生對於戰爭有著獨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