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李成桂是預料到抓捕樸孝義會出大問題的,這也是他事先調派兵將企圖控制樸孝義的手下的原因。

想法是好的,可是具體實際操作起來也沒有那麼簡單。

李成桂雖然名義上是三軍共主,是大元帥,統御高麗北方十數州府道縣。

但是他上位久矣,就如同一國之君似的,高居廟堂之上,他雖然有權利統兵,但是實際的操控還是要交給下面的人去做的。

而樸孝義就是這麼一個承上啟下的人。

這麼多年的統兵生涯下來,親臨一線,率眾廝殺,很是有一幫死忠分子圍繞在身邊。

李成桂雖然想到了要先剝奪樸孝義的統兵權,也想到了控制他手下的兵將,但是他想的有點太過於天真了。

也不想想當他聚將鼓擂響的時候,樸孝義沒有到場是因為被下藥迷暈在床,可是他手下的那些死忠分子也沒有到場,這還看不出問題的嚴重嗎?

他已經調集不了那些一線的統兵將軍了,或者反過來說,那些悍將們只有樸孝義可以指揮的動。

這也是他脫離一線軍官們太久了的緣故。

他在軍中的威信已經遠不如樸孝義來的猛烈了。

所以,當他想當然的以為,只要他一聲令下,並且有自己的親衛將軍和士兵逼迫,那些統兵將軍就會乖乖的俯首就擒,老老實實的交出軍權。

這種想當然的行為,就此釀成了禍端。

當南城指揮使樸孝傑聽到聚將鼓的時候,就已經從被窩裡爬出來了,可是等了半天沒有接到大哥樸孝義的命令。

他就沒有敢妄動。

軍將只聽軍令,況且他還是樸孝義的親弟弟。

除了他大哥的話,他誰都不聽,別說是聚將鼓了,就是李成桂親自來,他也不懼怕。

為什麼敢這麼豪橫?

手中握著兵權呢。

有了槍桿子,那腰桿子就硬。

李成桂也得對他禮讓三分。

不過,他也立刻集合手下計程車兵嚴陣以待。

這個時間點,大帥府方向有了如此大的動作,肯定是有敵情的。

他提前做好準備,等待大哥的命令再出擊。

他以為是要對付城外的敵軍呢。

可是也正是有了這個提前準備,他麾下的五千軍卒集合完畢,刀出鞘弓上弦的,才有了西京事變的直接爆發。

~~

~~

樸孝傑在他的指揮所裡,焦急的等待著他大哥樸孝義的命令。

可是沒有等到,卻等來了李成桂的親衛將軍帥兵來解除他的兵權,讓他交出部隊。

並且口口聲聲的說他大哥樸孝義,勾結城外的敵人,企圖向朝廷投降。

這個訊息讓樸孝傑可是驚的目瞪口呆啊。

什麼玩意?我大哥投降城外的明軍?這不是扯淡呢嘛?這麼大的事情老子一點都不知道,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他們兄弟二人,就如同一人一般。

什麼事情大哥都不會瞞著他,就連跟哪個小妾上床,什麼感覺他大哥都會毫不猶豫的說給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