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一觸即發,站在城頭的李成桂要說一點都不緊張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不過久經沙場的人,比較控制的住情緒。

表面上看起來是鎮定自若,實則內心忐忑不安的厲害。

這支明軍好像是突然之間從天而降似的,就出現在西京城下。

要知道他控制的那麼多的城池,竟然沒有一個提前預警的。

這意味著什麼?已經不言自明瞭吧。

要麼是被全殲,要麼是全部被圍困,傳送不出來訊息。

除了這兩點之外,他還真想不出為什麼這支一萬多人的部隊,是怎麼一路從南打到北,神兵天降的。

不過,他知道,在這種緊要的關頭,他可不能先慌亂。

現在所有人都看著他呢,他要是先亂了陣腳,那才叫軍心喪盡,徹底完犢子呢。

南征的幾十萬大軍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但是他手裡還有牌可以打。

他手中還握著北方十幾個州府的兵,控制著高麗三分之一的地盤,兵力不夠,可以隨時徵集。

況且他的糧食充足,雖然錢財前陣子有些損失,但是也不是血本無歸。

用做支撐短時間內的餉銀還是不成問題的。

最最重要的是,他有蒙古人的支援。

這次,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南征高麗,可是跟北元小朝廷的大汗說過的。

並且,北元派了一支兩萬人的騎兵過來。

估摸著,也應該到了。

想到這裡的時候,他的心裡才算是好受一點。

兩萬蒙古鐵騎,在西京城下,如此平坦的地方決戰的話,掃滅大明這一萬多人,還是輕而易舉的。

他回身衝著兒子李芳雨道:“蒙古鐵騎倒了什麼地方?”

李芳雨躬身答道:“回父親,尚未有訊息。不過......”

李成桂一皺眉頭:“不過什麼,吞吞吐吐的,你什麼時候像你弟弟一樣,歷練有成......”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成桂心中又湧起一股難言的痛楚。

兒子,他最寵愛的兒子死了,已經不會再回來了,都是該死的大明人,橫插一槓子。

如果不是大明的介入,怎麼會把仗打成這個熊樣子?

他也確實錯誤的估計了大明瞭。

準確的說是錯誤的估計了鄭長生了。

如果沒有鄭長生的話,老朱肯定不會介入高麗國內的內戰的。

你打爛了才好呢,大明現對內,正在一門心思的發展國內經濟;對外,正在一門心思的掃除蒙古人盤踞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塊根據地雲南。

哪裡有閒工夫管高麗的一屁股爛糟事啊。

但是,倒黴的是隨著鄭長生這個小蝴蝶的翅膀煽動,已經大大的改變了歷史的程序。

老朱重視起高麗和日本的程度甚至比掃除蒙古人都要大。

李芳雨窘迫的臉都紅了,他雖然是長子,可是卻做的是高麗朝廷的官,任職都是在開京之內。

這麼多年跟父親的交流和溝通跟幾個弟弟比起來是少的多。

但是父子親情還是在的哦。

這也是他當初得知大明對高麗的政策之後,第一時間反饋給老爹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