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懸在他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這才是他要做的。

否則,隨時都有滅頂之災啊。

至於李道憲完全就是個樣子貨,只不過是為了給太后娘娘李寧兒母族一分尊容罷了。

他雖然身在內閣,可是李寧兒明確的告訴過他,國之大事不可參合,否則就別怪不念一母同胞之情。

李寧兒深知他的這個哥哥,除了吃喝玩樂能夠花樣百出之外,對於治國理政是一竅不通。

他可不想讓哥哥李道憲擾亂了,她的宏圖大志。

所以,現在的高麗朝堂上的事情,基本上有韓吉為首,金元應和崔恆為輔。

國家的事情,他們三個人一商量,票擬以後,呈給太后李寧兒做最後的決斷。

也不得不佩服李寧兒,別看是個女人,但是深諳權謀之術,尤其是經過鄭長生在床頭榻尾,有意無意的點播之後,更是受益匪淺。

所以,在很短短的數月之內。

高麗京畿數道,以及除了李成桂控制的以外的地方。

全部完全的有高麗中央王朝實控。

政令通達是一個國家大治的首要的先決的條件。

如果還跟當初王禑執政的時候一樣,令不出宮門,那要想大治,根本就是在扯淡。

高麗的局勢已經逐漸的平穩下來,之前因為缺乏糧食而帶來的恐慌,也在鄭長生的大力協助之下,得到很好的解決。

百姓肚子裡有糧食,那就心不慌。

也或許是幼帝真的是受到上天眷顧的吧,之前高麗是連年受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是乾旱就是洪澇的,娘年都沒有個太平的年景。

現在竟然是風調雨順。

百姓們圖的就是這個啊,只要風調雨順,他們就能安守土地耕種。

在農業為主導的小農經濟社會里,解決好農民的問題是頭等要事。

高麗的朝堂上實行了一系列的輕徭薄賦的政策,為農民減輕了不少的壓力。

做完這些,那就要開始精兵簡政了。

這是鄭長生給李寧兒出的主意。

有兩點意義,其一,藉著這次的變革,精簡掉崔恆的不少人馬,但是同時高麗王直屬的部隊增加了不少。

給了崔恆一個空頭的大將軍的職務,這傢伙有點摸不著北了。

反正全國的兵權都在自己的手裡,就算是剪掉一些老弱病殘的也無所謂。

是以,他是大力的支援。

其二,是為了征討不聽話的李成桂而做準備。

李成桂的不臣之心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新皇登基,他竟然不但不來朝賀,反而全軍帶孝,大哭高麗王王禑,還打出了清君側的旗幟。

說崔氏、金氏誤國,把持朝政害死了高麗王,還擁立一個剛出生的傀儡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

他李成桂深受先皇的器重和信任,現在他要站出來為先皇討要一個說法,為死去的皇室大宗正討還一個清白......

操,正長生,差點鼻子都氣歪了,狗日的,你也好不到哪裡去。

既然你要戰,那便戰,是時候展示老子的絕技了.......

老賊李成桂,等著迎接老子的狂風驟雨吧......

喜歡大明墨客請大家收藏:()大明墨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