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長生穩坐成均館,運籌帷幄之間,於無形之中化解了一場高麗的糧食危急。

雖然這一切都是在暗中進行的,但是卻也瞞不過明眼人。

誰不知道在高麗經商的大明商人,是他的座上客?

當日他大張旗鼓的宴請明商會館的商人,所有高麗的兩班貴族們都是看在眼裡的。

小小的李氏膽敢跟大明的永和伯爵掰手腕,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是以,那些跟李成桂有些關係的人,也是作壁上觀,沒有一個敢伸手幫忙的。

這也是李芳遠找了那麼多的他老爹李成桂的老關係,卻沒有一個出手相助的根本原因。

大明永和伯爵的身份在那擺著呢,跟他過不去就就是跟大明的皇帝陛下過不去啊。

這要是惹怒了洪武大帝,雷霆之怒下,他們豈能獨善其身?

是以,他們寧願意眼睜睜的看著李芳遠一步一步的滑入深淵,也沒有一個人敢伸手搭救的。

人就是這麼現實,他們把“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話理解的真是透徹至極啊。

李芳遠就像是一隻鬥敗了的鵪鶉,打敗了的雞,垂頭喪氣的夾著尾巴灰溜溜的逃出京師。

跟李氏有關係的所有人都暗自慶幸,幸虧自己沒有裹挾進去,否則自己也將要萬劫不復啊。

李氏手握邊軍幾十萬,他們可以一走了之,在沒有十足的把握的情況下,永和伯爵也不會對他們怎麼樣。

畢竟是一方梟雄軍閥啊,手裡握著那麼多的軍隊,是有話語權的。

可是他們就不同了,要是裹挾進去的話,隨著李氏的敗退京師,永和伯爵大人,反手掉過頭來就能收拾他們。

他們可不像李氏那麼有底氣,他們手裡可沒有掌握那麼多的軍隊。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他們就是一個渣渣,鄭長生要收拾他們簡直如同是易如反掌一般。

在李芳遠夾著尾巴逃離京師的那一天,一個訊息在京畿數道流傳開來。

李氏暗藏禍心,企圖掌控高麗京畿數道的糧食,從中牟利。

這完全就是不顧百姓的生死啊!

那麼多的貧苦人家連頓飽飯都吃不上,可是李氏卻行次卑劣之事。

簡直是禽獸不如啊!

還好,有大明永和伯爵大人慧眼如炬,明察秋毫。

及時的發現了李氏的陰謀詭計,暗中指示大明的商賈打了一場漂亮的糧食保衛戰。

把李氏以及那些企圖投機倒把的商人,殺的個乾乾淨淨,一個個賠的連褲衩子都沒了,結果是一個個的都灰溜溜的滾出了京師。

還有,永和伯爵大人指示大明商人的糧鋪以極低的價格,售賣糧食給普通的民眾。

甚至把從李氏哪裡弄來的糧食,以接近於無償贈送的價格“賣”給吃不起飯的窮苦人家。

這個訊息一出,京畿數道,乃至更遠地方的窮苦百姓紛至沓來,擁擠在李氏的糧倉周圍。

當他們領取到糧食之後,一個個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對永和伯爵鄭長生感激涕零......

鄭長生很滿意目前的這個局面。

這正是他想要的民心......

有了老百姓對他的支援,這就等於是為將來徹底的掌控高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啊。

說實話,這一場未見硝煙的戰爭,鄭長生比較得意。

用不到三箱大明寶鈔,換來了高麗的民心,這比買賣絕對的划算。

這才是大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