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伯爵有所不知啊,本王雖然名義上是高麗王,可是令不出宮門,這個王當的是有名無實啊。

而且最近本王愛妃母族冒死進宮通報訊息,府院君崔瑩要對本王不利。

另外,金元應也巴不得本王成為他的傀儡,他好號令天下。

有訊息說他醉酒後說,要效仿日本組建幕府,這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啊。

本王每日裡過的是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

生怕有一天,一覺睡下去就再也醒不過來,再也無法見到永和伯爵,再也無法向大明效忠。

本王愛妃獻計,她說永和伯爵能救本王與水火之中。

是以,本王悄然前來面見與你,請永和伯爵一定要大發慈悲,拯救本王啊。”

鄭長生心頭一動,靠,原來這高麗王也不是個省油燈的啊。

他這番大智若愚,表面上信任金元應,放縱金元應跟鐵原府院君崔瑩內鬥,他是想要坐收漁翁之利啊。

現在又抱上老子的大腿了,想要用老子這把刀去給你衝鋒陷陣。

哼哼,不過也好,正發愁沒有一個好的理由對崔氏和金氏開刀呢。

現在老子手裡握著高麗王這個王炸,還怕沒有動手的理由?

如果以替高麗王清君側的名義動手,估計高麗百姓只會是拍手稱快,沒有人會反對老子的。

不過,眼下貌似還不是動手的最佳時機啊。

還是先讓他們狗咬狗內鬥一番再說,等他們咬的筋疲力盡了,老子在出手收拾殘局,這才是上策。

打定了主意,鄭長生憤憤不平的道:“高麗王殿下,本伯爵奉我大明皇帝陛下旨意,前來調停貴國權利紛爭。

本來是打著息事寧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則辦事。

可是誰曾想到高麗國竟然已經如此的禮崩樂壞,不臣之心的賊子,竟然想要對高麗王殿下下手。

實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請王爺放心,有我鄭某在,就不會放任宵小之輩對王爺不利的。

不過,還請王爺給在下一道旨意,以方便在緊急的時候行事。”

高麗王感激的差點沒暈過去,還是愛妃看人的眼光準確,她說永和伯爵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

沒有想到一語成讖,真的讓她料中了。

他現在恨不得立刻飛回到老婆身邊,摟著媳婦好好的愛惜一番,真是本王的賢內助啊。

激動之餘,高麗王王禑猶豫了一下道:“鄭伯爵,你向本王討要旨意,這沒問題,本王隨時可以給你寫一道。

可是,眾所周知的是,本王的旨意出不了宮門。

在王宮裡本王說了還算,可是外面可是崔氏的天下。

他手握京畿禁軍,掌控二十多萬兵馬,他會聽從旨意嗎?”

鄭長生微微一笑:“這就不勞煩高麗王操心了,只要我手裡握有您的旨意,誰要是膽敢不服從,本伯爵第一個不答應。

莫說一個小小的金氏、崔氏,惹怒了我大明皇帝的話,天威降臨,讓爾等宵小皆化為灰燼。”

這話說的很提氣,高麗王聽後整個人都興奮的暈乎乎的。

他一把拉住了鄭長生的手:“多謝天朝父國,多謝永和伯爵大人,小王這廂有禮了。”

說著,還要給鄭長生行禮。

鄭長生可是代表著大明皇帝陛下來的,作為大明皇帝陛下的特使欽差,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大明。

他的這番表態,已經是態度鮮明的告訴高麗王:我挺你,不要怕,一切有我!~

一個人在危急關頭,哪怕是一根稻草,也能成為救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