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雲照的內心被這句沒說完的話,深深的震撼到了。

本來這次鄭長生剿滅彌勒教,順帶著摟草打兔子在侗區來個改土歸流,給大明的版圖生生的新增了一大塊疆域。

按照武雲照的想法,無論如何這次皇上也要對鄭長生進行封賞的。

可是,除了回來的那一天皇上親自迎接,邀請同乘龍輦之外,再也沒有後續的動作了。

這讓他感到很是意外。

當然,這不光是武雲照感覺到意外,滿朝的文武大臣無一不感覺到意外的。

稍有玲瓏心的人,都不難猜測的出老朱這是在保護鄭長生。

俗話說出頭的椽子先爛啊,給鄭長生極盡榮譽,卻又不給任何一點的實際好處,這很好的封了悠悠眾口啊。

老朱這一手玩的高明之極。

朝中的公侯,雖然已經不如開國之初那麼多了,但是也是大有人在的。

給鄭長生這個尚未年滿二十歲的毛頭小子加官進爵,這會在別人心中留下一個什麼印象?

另外,木秀於林風必吹之,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警示。

要想讓鄭長生長長久久,平平安安的,就不能讓他太暴露於前。

你得了無上的榮耀,這是君恩,別人無話可說。

可是一旦牽扯到實實在在的權利分配,那就要說道說道了。

一個蘿蔔一個坑,目前就這麼多的位置。

把鄭長生推到前面的位置上,就要有別的人讓開,這可是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的。

這可不是小事情,一旦牽扯到權利的爭鬥,那就是毫無下限的。

老朱深諳朝堂之道,豈會不懂這個道理?

鄭長生還不能過早的出現在朝堂之上,現在還是把他放出去歷練一番。

等歷練有成了,在回到中樞,這是老朱的想法。

武雲照偷眼觀瞧了一下鄭長生,面容雖然稚嫩,可是卻讓人感覺到一副少年老成的態勢。

能如此深得聖恩的人,翻遍史書也找不出來吧?

“臣,五感銘內!”鄭長生低下了頭,喉頭有些哽咽。

“莫要小家子氣,咱等候你的佳音早日傳來。”

老朱拍了拍鄭長生的肩頭,湊近了小聲的道:“等會兒宜貴妃有些體己話,要給你說,記住暫時不要透露此行的真正目的。

她身懷六甲,恐接受不了這件事情的打擊。